在刚刚结束的高交会上,TCL华星光电展区的75寸8K MLED屏,吸引不少观众。 深圳商报记者 严文婷 摄 深圳商报记者 陈晓薇 苑伟斌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TCL华星迎来成立十周年的日子。在热烈的十年庆氛围中,这家在半导体显示面板行业盈利水平一直保持领先的企业,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过冬”? “行业下行会自然淘汰投机者” 11月8日,立冬。 对全球半导体显示面板产业来说,冬天或许在两三年前显示面板价格下跌时就已开始。一个直观的例子是,十年前国内售价约20000元的55寸彩电,在分辨率和各项技术水平都提高的情况下,跌到2000元左右的“白菜价”。根据群智咨询公告的数据,今年即便是在传统销售旺季的7、8两月,主要尺寸面板价格仍在缓慢下降。 2018年第四季度以来,台湾、韩国的一些全球主要面板厂商的季度财报陆续录得亏损。反观中国内地主要面板厂商,TCL华星、天马和京东方,在已经公布的2019年半年报中,均保持净利率为正,但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净利润下降。 业内普遍认为产能过剩是招来此轮寒流的主要诱因,但在TCL集团长期参与面板采购、出货业务的TCL华星副总裁吴庆军看来,液晶显示行业是有周期性变化的。 吴庆军认为内地面板厂商的崛起,给国内产业链上下游带来巨大影响,也让消费者直接受益。 “行业下行并不见得全是坏事。严寒当中,投机的人就会出局,剩下的都是能力很强的。”TCL华星高级副总裁杨安明说。这位在TCL工作18年的老兵,今年1月调来华星任职后,首先抓的一件事就是“降本增效”,从材料、制造、管理等方方面面,把成本降到极致,仅制造费用就降了18%,明年的目标是再降20%,从而使得华星的面板产品,具备了5%-20%的成本优势。 有核心技术竞争力增强过冬底气 2009年11月16日,由TCL集团作为主要投资持股方,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一期总投资245亿元,建设我国首条完全依靠自主创新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但这个深圳建市30年来单笔投资额最大、被称作t1的项目,从诞生之初便饱受质疑。 TCL华星副总裁廖炳杰清楚地记得,深圳市政府最初对华星能不能通过自主创新技术实现量产,也有担忧。“你们到底能不能搞成?”是早期政府与华星沟通时常问的一句话。 随着HVA等核心技术的研发突破,从零起步的华星光电,开始以“深圳速度”奔跑和追赶,并靠实力奠定“江湖地位”:2012年3月,发布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全高清3D液晶屏——110寸四倍全高清3D液晶显示屏“中华之星”;2013年,在全球面板企业率先实现4K液晶面板量产;2019年,创造全球首款做在A硅玻璃基板上的Mini LED屏;今年8月, 发布全球首款“MLED-星曜屏”。 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不断占领技术制高点,成为TCL华星体会最深刻的一道生存密码,也是对抗寒冬的最硬底气。 产品终究还要接受市场的考验。记者注意到,在刚刚闭幕的第21届高交会上,TCL华星展示两款全球首创的交互电子白板产品:86英寸极窄双拼屏和105英寸智慧宽屏,再度刷新教育和商务领域的场景应用。同时,也显示其在高端显示面板产业的新布局,抢占价值千亿元电子白板市场先机,进而走出“寒冬”的决心。 华星将完成TCL集团的又一次跳跃 成立十年,TCL华星从追赶者变为领先者。记者了解到,目前,华星建成和在建的产线共6条,合计投资超过2000亿元,形成大中小全尺寸显示产品的覆盖,其中TV电视面板市占率居全球前三,LTPS手机面板市占率居全球第二。随着t6和t7项目建成达产,TCL华星在大尺寸产品上的市占率,将提升至全球前三,产能面积占有率高达14%。 经过十年的建设,华星已经有了全球领先的技术能力和产品品质,连三星、索尼、LG等全球一线企业,也在大量采购华星的产品。据悉,今年9月24日,TCL华星和三星就采购方面,签订了具有法律效应的《长期合作协议》,基本确定TCL华星和三星未来三年的合作。 在今年11月1日首个“深圳企业家日”活动上,TCL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透露,现今,TCL集团在深圳资产占比53%。未来,深圳将是集团最倚重的战略发展核心和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大本营。为了实现这一战略,今年,李东生为TCL集团选择一条新赛道——转型为科技集团,将半导体显示及材料业务作为集团核心业务。 十年前,华星光电作为新的增长点纳入TCL的发展轨道;十年后,TCL华星已跻身中国大陆乃至全球显示面板行业第一梯队,并创造自2012年投产以来每年都盈利的行业奇迹,成为TCL集团年报中最重要的利润贡献者。 挺过“寒冬”,TCL华星无疑将完成TCL集团的又一次跳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