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马上就要到2020年了,时间过得飞快,眨眼之间,很多人都离我远去,很多事物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中国的科学家们正在做什么?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科学的力量》告诉大家。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耿美玉从海藻研究出了第一个能够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 通过纳米技术,中国科学家可以控制液滴的形态,神奇不神奇,水的形态是可控制的。 云从科技的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实现对两百万个面部特征进行识别,能一秒分辨双胞胎 在千岛湖上,“海斗一号”准备下水实验,虽然小巧玲珑,但是场面颇为壮观! 世界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诞生”在上海!中国实现合成生物学里程碑式突破,生物学家覃重军培育了世界第一个单染色体的酵母。意义有多大呢?举一个武侠的例子,降龙十八掌原本是二十八掌,后来萧峰简化为十八掌,威力更大。覃重军把生物的十八掌化为了一掌。 我国最新科技研究成果,在生物技术方面,玉米和大豆的固氮、抗虫棉花、基因工程疫苗、试管婴儿和试管羊、人类基因在植物中的表达和高等动物克隆等生物技术成绩斐然.材料科学方面,高温超导体材料和纳米材料、高性能固体推进料、非线性晶体和激光晶体等的研究都取得可喜成就。 在第二届顶尖科学家大会上,一位15岁的大会最年轻的小科学家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刷屏。这位小科学家是一个小女孩,名字叫谈方琳,谈方琳成为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座上宾,她的研究成果是“菲波那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早在初中阶段,她就凭借课题“斐波拉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获得了“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一等奖、专项奖一项;“第33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主席奖(初中生唯一奖)、一等奖。我们在羡慕某某国家又得了诺贝尔奖的时候,不如把这种羡慕转移到我们本国那些对于科研感兴趣并执着的年轻人。让孩子从读书开始,只有对科学这方面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孩子才能够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任正非说过:“国家首先要重视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国外有人说过,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室的讲台上完成的,教育是最严谨的国防。”像美国科技这么强大,跟美国的教育分不开。美国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把科学课程引入初等教育体系,提倡在学前以及小学阶段开展科学教育。让学生大开眼界,原来科学并不神秘! 我们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被列为与语文、数学同等重要的“基础性课程”,要求从一年级开始教学。孩子科学课成绩不好,没办法上名校的。美国六十年前就搞,我们现在才搞,所以追上需要五十多年。个别科技领域可能可以弯道超车,教育没有弯道超车。学课是一个全类别的课程,对老师的要求特别高,但我们科学课刚开,很多学校没经验,科学课由体育老师代上的也有的。就是专门的科学课老师在经验上也不足。 这个课到底怎么上,大家都不清楚,而为了完成考核,那只有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法。更严重的问题是,本来科学是很有趣的。孩子小时候好奇心重,是学科学最好的时候,再大一点,让他学他可能兴趣不大了。现在用这种死方法让孩子学科学,不但学不到真知识,反而让孩子反感。而科学又特别重要,科学不好,是很难上好初中的。上不了好初中,上好高中就难了。竟争早就提前到初中阶段,而初中阶段看的其实就是小学时的基础,尤其是小学时的通识教育。?那怎么办?只好家长自己想办法了。大家可以给孩子买一些有趣味的科学书,把孩子的兴趣提起来。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就主篇了一套专门针对小学生科学课程的阅读书《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全套八册。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