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京城沐暖阳,学术新篇谱华章。一场聚焦消化道肿瘤筛查与诊疗技术前沿的盛会——消化道肿瘤多学科协作与精准治疗研讨会暨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胃肠超声分会2024年年会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成功举行。本次会议汇聚了众多本领域医学界专家,共同探讨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筛查、精准诊断与先进治疗技术,尤其强调了胃肠超声技术在其中的独特优势与应用进展,旨在推动我国消化道肿瘤防治事业迈向新高度。
会议伊始,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胃肠超声分会秘书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刘冬作为主持人开场致辞。她深刻阐述了胃肠超声领域发展的核心要义,并强调跨学科融合对于技术推进的重要性,视学术交流与技术创新为驱动领域发展的双轮,重视专业培训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石作用,并展现出对未来持续探索与进步的前瞻视野。她以饱满的热情和深邃的思考,引领与会者共同展望胃肠超声事业的美好未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吴静研究员深情表达了对与会者扎根基层、致力于消化道肿瘤防控工作的崇高敬意,并深刻指出慢性病防控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如庞大的高危人群、不断提升的健康素养需求等。她强调,尽管挑战重重,但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以及新技术、新模式的不断探索中,大家有信心克服困难,实现精准防控和早期发现。吴静主任特别提到国家卫健委主导下四大慢性病的实施行动方案已全部出台,彰显了国家对慢性病防控工作的坚定决心。同时,吴静主任也号召全体与会者携手并进,共同努力将健康中国的要求落地生根,让专业推动转化为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健康服务,共同绘制健康中国的新蓝图。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超声科主任、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胃肠超声分会会长张华斌教授汇报了2024年分会工作。他首先强调了整合医学的重要性,倡导超声与其他科室的紧密协作,以推动胃肠超声医学的综合发展。张会长汇报了分会下沉全国各地基层的工作,通过培训、教学等方式,努力提升基层医院的胃肠超声技术水平。在科研方面,他强调循证医学证据的重要性,倡导基于可靠证据进行医学决策。最后,他还提出了规范化培训和指南制定的紧迫性,旨在提高胃肠超声领域的整体水平和医疗质量。最后,他还为分会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方向和期望。
沙龙一:北京海淀区胃肠超声推广经验分享与探讨
作为首场沙龙,该环节由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胃肠超声分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医院超声科张凤秀主任主持,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胃肠超声分会特邀学术顾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超声诊断科主任医师苗立英教授,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赵慧,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超声科张雪主任,四位专家共同参与分享讨论。本组专家提到,随着分级诊疗政策的推进,基层医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胃肠疾病患者,胃肠超声造影技术的推广对于提升基层医院的疾病筛查和诊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她们不仅分享了北京海淀区一些医院开展胃肠超声的优秀案例和宝贵经验,还指出目前基层医院在推广这项技术时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医生技能熟练度的问题,需要多练、多学、多上手;她们一致期望建立交流平台和培训机制,以促进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和推广,并呼吁医院领导予以重视,在面对新技术推广方面要给予支持和推动,才能更好地落地、服务患者。
沙龙二:炎性肠病的多学科协作
第二场沙龙环节以“IBD(炎症性肠病)多学科诊治合作”为主题,该环节由刘冬秘书长主持,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胃肠超声分会常务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宗晔主任,放射科杨大为主任,营养科王宇霞博士四位专家共同参与分享讨论。本组专家提到IBD多学科协作的宝贵经验与深刻见解,展示了消化科、放射科、营养科及超声科等多学科如何紧密合作,共同应对IBD这一复杂疾病。通过具体病例分析,他们阐述了多学科协作在诊断IBD、评估疾病活动度、优化治疗方案及改善患者预后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强调了肠道超声在IBD诊治方面的应用前景和不足。本场沙龙不仅总结了当前IBD多学科诊治的最新进展,还为未来的合作方向与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指引,旨在共同推动IBD的精准治疗与患者全面康复。
沙龙三:“远程云超声”助力胃肠超声检查广泛开展
首先由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胃肠超声分会副会长、北京市海淀医院超声医学科张晓蓉主任协同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胃肠超声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市杨浦区控江医院特检科金玉明主任携手,为大家呈现了一个精彩的惊喜环节。他们利用迈瑞智慧远程超声“瑞影云++”系统,成功与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李大夫进行了实时连接。李大夫在进行胃肠超声检查时,遇到了一个关于贲门口小结节识别的难题。通过“瑞影云++”平台,李大夫即时获得了在场多位专家的远程协助。专家们经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成功帮助李大夫明确了结节的性质,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这一会诊实例充分展示了“远程云超声”技术在实际医疗环境中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断水平和促进医疗资源高效共享方面的重要作用。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北京医学影像负责人潘雪也简要介绍了“瑞影云++”平台的功能,强调其能够实时传输超声图像并实现音视频交流,为专家的远程指导和会诊提供了极大便利。
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李大夫为患者做胃超声
会议现场远程实时会诊
随后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胃肠超声分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超声科李建国教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张晓新院长也共同加入讨论环节。他们集体阐述了远程云超声技术如何跨越地域界限,实现高效医疗会诊与指导,以及其在提升诊断准确性、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医疗技术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专家们也探讨了技术应用的规范化、标准化问题,以及设备选型、人员培训等关键环节,为远程云超声技术在胃肠超声检查领域的深入应用与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
沙龙四: 胃超声列入医院常规检查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讨
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郭俊超教授作为主持人,在聆听完各位专家的演讲后,深感远程云超声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巨大价值。随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超声科刘治军教授,北京同仁医院门头沟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康荣臻主任,以及北京整合医学学会胃肠超声分会特邀学术顾问、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超声科沈理教授,四位专家共同参与了分享讨论。
他们一致认为,超声作为一种简便、安全,经济有效的筛查方法,在检测胃壁增厚性病变,如急性胃炎、胃溃疡和胃肿瘤性病变上也有出色表现,值得推荐用于常规体检筛查胃部病变。尽管与胃镜相比,胃超声在小病灶,如小息肉检出上有所局限和不足,但胃癌超声初筛研究结果显示,其整体表现值得高度重视。
专家们强调,目前需要加强超声技术标准化研究工作,积极推动超声科医生与临床医生的紧密交流与合作,以进一步提升胃超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加强科普宣教,提高公众对胃超声检查的认识和接受度,从而进一步推动胃超声适宜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国胃癌的防治工作。
在本次大会的总结发言中,李建国教授对胃肠超声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刻阐述。他强调,经过深入研讨与切磋,胃肠超声技术已展现出成熟的应用潜力,为消化道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标志着我国在消化道疾病诊疗领域的重要进步。然而,技术的广阔前景也伴随着诸多挑战。李教授特别指出,跨学科合作,尤其是临床与超声科的紧密协作,是克服挑战、推动技术发展的关键。通过实际需求与技术支持的结合,可以精准定位技术应用的痛点与难点,促进学术的不断创新与完善。
实践是技术发展的基石。李教授强调,只有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医生们才能熟练掌握技术,成为胃肠超声领域的高手。同时,实践也是检验技术有效性的最好方式,确保技术真正服务于患者,带来健康福祉。
展望未来,李教授对胃肠超声技术充满信心。他期待在明年的群英会上,见证更多技术突破与临床应用的成果。最后,他呼吁广大医学界同仁继续加强跨学科合作,共同推动胃肠超声技术的发展,为消化道疾病的诊疗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共创美好未来。
台前幕后---精彩掠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