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豪 字牧愚,号未斋,别署饶古堂,来燕楼。职业书法篆刻工作者。书印崇尚朴茂古雅,不事奇巧。书法作品曾入展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谢氏杯”《书法》杂志第三届全国书法百强榜、全国“乌海杯”书法作品大展、“深圳特区报首届读者书法大赛(一等奖)、“法治中国”——深圳书法篆刻作品大赛(二等奖)、广东省第五届“南雅奖”书法篆刻展等等。作品曾于深圳美术馆、衡阳美术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如皋市文化馆、深圳艺廊、圈子美术馆等地展出。 现为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深圳市书法家理事,深南道艺术家群落成员。 少年心事当拏云 廖伟夫 初见敏豪时他还很瘦,在中国书法网论坛里认识,一起聊写字买文房,被深南道热烈的学习交流氛围勾引到了深圳,第一天住在我家,第二天去了印月庐,算是拜了码头入了伙,就这样一起走将过来忽忽十余年了。 二十出头那个年纪,干着刚够糊口的工作,几乎没有和书法挨边的业务,纯粹是喜欢。我们都是感性的,容易被环境感染,骨子里又都有从小就建立起来的对写字莫名的爱好,因此一头扎进去了。那时候他就写得比我好,会很多东西的样子,不知道是不是人瘦的缘故,字好像写柳公权,也写启功,都像模像样,有一股子硬气在里面。 那些年在深南道我们俩算小字辈,处境也相似,所以走得近,慢慢地学习对象也成了一样,都写苏东坡,坐在一张桌子上写字,苏的尺牍我喜欢流畅秀美的那路,他却对渡海帖这款情有独钟,反反复复几年,都开始有点上道了。再后来他去了中国美术学院进修,又回来开始刻印,写字也偏向碑帖结合的路子,他写的何绍基、沈曾植、郑孝胥等等我都喜欢,但潮汕人还是敢想敢干,加上敏豪人如其名,下手快上手也快,这几年的规模怕是我想追也追不上了。 观书似相家观人,得其心而后形色气骨可得而知也。敏豪很有写字的天份是不用质疑的,难得的其实是困难中坚持,前几年走得艰辛,他却能在不如意时克服住躁动把这份韧性贯注到笔下,在传统里沉潜,于刀笔中切磋琢磨。现在字里印间的这份古拙厚重,是个性的流淌也是生活的历练。也是他性格里有的方正自恃。 前段时间看深圳博物馆吴昌硕的展览,对我触动很大,经过清代一两百年对金石碑版的关注和挖掘,对新材料新形式的汲取和运用,到清末民国这代,应该说是结出了极为丰硕的果实,吴昌硕晚年作品那种对笔墨极度控制能力,以至于线质在纸上的完美呈现,让我更能理解清代民国书法在历史中的真正传承和推进,而以我对敏豪的认知,他是能真切的走进这个传统里面的。 很多朋友说敏豪的字旧气老气,在我看来那只是他心慕高古不随流俗的姿态,透过表象却是奔腾激荡、纵横捭阖的少年意气充塞其间不可遏抑。我眼里的敏豪,应该永远是苏东坡词里的那句“万里归来颜欲少”,用现在流行的话就是——“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作品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