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石首气温断崖式下降,大家外出纷纷穿上棉袄、羽绒服,戴上口罩、围巾。生活在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同样有妙招过冬。11月18日,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进入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只见一群野生麋鹿正在河滩浅水处觅食休息,姿态悠闲,丝毫不惧瑟瑟寒风。原来,按照麋鹿的生活习性,它们一般十月份开始换冬毛,相当于穿上一层厚厚的棉袄,能够依靠自身抵御寒冷。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91年11月,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保护区位于石首市长江北岸天鹅洲,占地面积1567公顷,属于麋鹿原始栖息地的一部分。由于气候温和,水草丰盛,是恢复麋鹿野生种群的理想场所,有“中国麋鹿之乡”的称号。目前保护区种群已突破800头,加上野外种群,已突破1600头。 (长势良好的应急饲料基地) (杨涛正在给被救助的小麋鹿“团圆”喂食) 保护区管理处工程师杨涛介绍,麋鹿属于草食性动物。冬春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容易出现倒春寒。一旦冰雪灾害过长,冬青植物可能会冻死。因此,为麋鹿补食是保护区每年冬季重要的保护措施之一。 它们爱吃什么?记者在保护区应急饲料基地内看到,800亩的土地上种满了冬小麦、黑麦草、油菜等不同种类的草料作物。杨涛说,这种混播的形式,能够让麋鹿根据喜好自由采食,且每种植物的营养成分不同,可保证麋鹿所需的营养不流失。除了备足草料“主食”,杨涛和同事们还贴心地为麋鹿购置了一批“零食”——盐砖。这些盐砖被工作人员放在固定位置,供麋鹿舔舐,补充矿物质微量元素,保障足够的能量储备。 冬季是麋鹿脱角的季节,也是候鸟迁徙的季节。因生态环境优越,每年一些珍稀候鸟也会“光临”保护区越冬。当前,已有大雁、灰鹤、野鸭陆续抵达保护区。每年这一时期,也是保护区管理处加强监测、巡护的关键时期,要防止捕猎候鸟和偷拾鹿角等违法行为。杨涛说,森林公安将派专门派人蹲守保护区,严厉打击偷拾鹿角、猎杀毒杀候鸟的行为。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