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蔓在看长江日报军运会英文版官方会刊 长江网讯(记者徐佳) “我在武汉待了8年,从国外旅游回武汉,就像回到了家。”今年29岁的阿尔及利亚人伊蔓目前在华中科技大学攻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学位。从小对语言感兴趣的她,会说6种语言——阿拉伯语、法语、英语、西班牙语、土耳其语、汉语。武汉近几年的变化让她感叹:“看到城市快速发展,看到周边中国朋友的拼搏努力,自己倘若不拼很快就会掉队。” 谈及与中国的缘分,伊蔓说要感谢一位姓徐的老师。她介绍,徐老师是在阿尔及利亚定居的中国人。打她记事起,两家关系就很好。“每年中国春节,徐老师都会邀请我们去他家过节,他还教我包饺子,特别热闹”。伊蔓的妈妈在阿尔及利亚开了一家工厂,制作塑料保鲜膜,制作薄膜的机器就是“Made in China”。伊蔓说:“通过徐老师,妈妈才知道中国有物美价廉的生产机器。同样效能的机器,从欧洲购买的价格是从中国购买的3倍。” 也是听了徐老师的建议,伊蔓高中毕业后来中国求学。从预科生到本科生,再到硕士研究生,最后到现在的博士研究生,她花了8年时间。伊蔓不仅熟练掌握了6种语言,还见证了武汉这座城市的快速发展。 说起中国取得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伊蔓认为这与勤劳努力的中国人民分不开。谈及中国人的品质,她首先想到的词就是“拼搏”。受到这股拼搏精神的感召,伊蔓也在严格要求自己。她说:“我每天觉得时间不够用,汉语词汇太多,我凌晨5点钟就会起床阅读,现在已养成了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