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记者 黄莺 文/摄 “小子,我就不信接不到你!”最近,家住城西的老刘为了接儿子放学,已经跟他玩猫捉老鼠一样的游戏N次,且已失败四次了。 说起这事,他气急败坏的样子和《猫和老鼠》里的汤姆简直一样。老刘最懊恼的是,失败的原因,不是他弄错了时间或者守的地方不对,而是小刘每次都想方设法逃离他的视线,自己溜回了家。 谈起屡次被儿子甩掉的事,老刘一脸无奈:“他上初一以来,我们已经一再妥协了。” 原来,小刘今年9月读初一,学校离家三四公里,骑车要25分钟,公交车也不能直达,要坐两站公交再换乘地铁。 小刘读小学时,学校就在家旁边,从二三年级开始,就让他自己回家了。小家伙也许是独立惯了,上了初中,老爸一开始要接送他,很不适应。无奈路程远,爸爸妈妈带着他来回体验过公交和地铁的乘坐方法后,同意让他这样来回。没想到小家伙“得寸进尺”,有几回跟爸爸妈妈说出门坐公交去,其实在路上找到辆没锁车的共享单车,自由自在地骑到了学校。爸爸妈妈发现后,可担心坏了。这一路路况有点复杂,而且这种扔在路边的共享单车车况都不怎么好,太危险了。爸爸妈妈再一次妥协,给他买了辆自行车,然后千叮咛万嘱咐地交待了交通安全问题,小家伙就成了单车少年。 可是,初中要上晚自修,小刘放学时都八点多了,想想还是不放心,老刘没事时还是尽量去接儿子。去接的那天早上,一般他会跟儿子确认下,但有时连续好几天都去接,老刘觉得不用再说了,结果晚上开车在校门口等了半个小时,正在猜想儿子是做值日还是有什么事耽搁时,儿子电话来了:“老爸,我已经到家了。”老刘听那语气,感觉到儿子是知道他会来接,然后故意自己一个人溜走的。 这样的事情,后来又发生了好几次。不过老刘也能理解儿子的想法:“一个人骑车回家很自由,又没有家长在旁边啰啰嗦嗦,心情都会好。”不过,他和妻子就是担心小刘一个人回家,路上东看西看的,还动不动买不健康的零食吃,回家路上既危险又耽误时间,“现在初中生时间很宝贵的,我早点接回家,他也能早点休息。” 一边是家长的不放心,一边是孩子的向往。我们决定跟一个孩子,看看孩子们独自回家的路上究竟会发生什么。 一个四年级女生的独自回家路 我们找到杭州市中心一所公办小学四年级的小女生小亦。她在班级家长群里是明星一般的存在,因为这个在班里个头不算高的女生,从二年级开始,就一个人回家。之前是坐妈妈打好的车回去,四年级开始坐公交回家。有时下雨了,她会冒雨背着一把几乎跟她本人一样高的乐器,一个人坐公交车回家。 下午放学前,我在学校见到了小亦。提前说好后,开始跟她回家。放学铃一响,她就熟练地把书包里的粉色公交卡和电话手表挂到脖子上,然后腾的一下把书包背到身后,敏捷地站到了放学队伍中。 下午四点半,班主任老师跟大家再见后,我跟在小亦身后,开始观察她的独自回家路。她很习惯地先去看看街边几只装在泡沫盒里的小猫。阳光下,它们肉乎乎毛茸茸的,很招人喜爱,好几个孩子围着它们玩。“好可爱啊!我给它买点吃的吧。”小亦一边说,一边就熟门熟路地往旁边的超市走去。进了超市,忽然摸自己口袋:“哎呀,今天忘带钱了,那算了吧。本来可以买根火腿肠的。” 出了超市,另外一家小店门口靠近大树的地方拴着一只小猫,于是,她又去看了一会儿,然后才满足地起身,去赶公交车。走人行横道穿过第一个小路口,有辆车看到她走过,早早就刹车了,小亦熟练地快速通过。走到人行道上,这里停了不少自行车电动车,贴近墙边有高高的台阶,她一蹦一跳地上去,这里没有什么障碍物,挺安全的。她远远看到前面一辆公交车开过去:“糟了,××路刚过去一辆,再等下一辆要五分钟以后啦。” 走到公交车站,没等多久,车就来了。我还在翻着包找卡时,小亦已经举起胸前的公交卡,快速地一刷,选好了中间车门边的位子坐好了。 车子开动,她开始盯着车上的公交电视屏幕看,跟我说:“看看电视,坐到倒数第二站,就到家了。” 小亦很爱聊天,问她平时是不是这样。她笑了:“会聊的。不过妈妈交待过,自己的姓名、地址、电话不能告诉别人。” 公交车过了六七站,到了小亦家附近那站。她招呼我快下车。然后,一路当起导游:“这里是水果店,有时我会买个橘子。”“这里是搓脚的……”我一看,是家足浴店。 走着走着,她的电话手表响了,原来是外婆看看已经五点了,问问她到哪里了。小亦叫着:“楼下啦,楼下啦。”然后,嗖一下拐进了一家文具店。文具店有两个电视屏幕,分别在播放着电影和动画片。小亦嘟哝着:“前几天电影这边还在放《哪吒》,今天怎么不是?”然后只好看起动画片那边的《猫和老鼠》。小店里人来人往,她却看得聚精会神。一转眼五分钟都过去了。店老板催她:“小亦,好回家了。”她才依依不舍地出门,店老板跟我说,她每天都会来这里看会儿电视再回家,“比一般小孩能干的,那么小,一个人放学回家。” 到了家门口,小亦啪啪啪地拍着房门,在烧饭的外婆乐呵呵地来开,她说每天这个时候忙烧饭,没时间去接小亦。 对小亦独自回家,爸爸妈妈说,对交通安全,他们倒没怎么担心,因为公交车能直达,比较保险,之前二三年级因为校区门口没有直达车,只好网上约好车,然后监控行程。四年级有直达车了,他们做了些准备后,就让她独自回家了:1.提前带她熟悉回家的路线,第一天陪她全程,但是让她自己做所有的事;2.准备可以定位的电话手表,方便监控她回家的行程。另外,他们跟孩子约法三章: 一定不可以上错公交车;不告诉陌生人自己的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以及父母情况;未经允许,放学一定要按既定路线回家,不能更换。 通过反复提醒,他们最担心的因为贪玩错过回家时间、坐错坐过站、手机没电的情况,并没有发生。 家长们的纠结 在市区一所小学门口,记者在等待孩子放学的家长中做了个调查,说起让不让孩子独自回家的话题,四年级以下的家长大都是担心交通安全和孩子被拐骗。五六年级的家长则更担心孩子在路上东看西看,或者自作主张去做什么事情,不能按时回家。有位六年级的妈妈说,这么大的小孩,红绿灯前他们早就知道怎么通过了,而且杭州的汽车在人行道前也会避让行人,她对交通安全倒没特别担心,但是“小孩不像大人,做事情有计划,放学路上忽然就决定去同学家玩了,或者去逛商店了,结果到点了还没到家,真是急死人。” 天长小学四年级七个班,每班35人左右,独自回家的小朋友有的班是四五个,有的班是七八个,男孩女孩都有。 时代小学五年级一位老师说,她班上的孩子几乎全部都有家长接送。 杭州市回族穆兴小学五年级一个班,很多孩子都住得离学校很远,他们的家长在做生意,早出晚归很忙,即使离家十几公里,全班也有三分之一的孩子独自回家。 各个学校的情况不同。不过,老师们说,独自回家的孩子,做事情能力都比较强,这可能跟遇到麻烦要独自面对有关。 老师们说,他们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独自回家的孩子没有按时到家。六年级一位老师说,有个孩子第一天独自回家,也没带手机,家长等到晚上六点还没到家,着急地打来电话问老师,她只好在学校找遍角角落落,都快急晕时,说这个孩子主动联系家里人了,到书店看书去了。 天长小学一位老师说,他以前班上有几个独自坐地铁回家的男生,他有几次出校门都觉得奇怪,明明出了校门往左边走坐地铁比较近,可那几个男生偏偏每次都往右走。他后来试着走了一下,发现往右走有好几家比较有趣的小店,这才恍然大悟。 孩子们: 回味着这一路,会笑好久好久 记者在杭州一所公办小学的五年级和一所民办小学的六年级分别做了调查。五年级班里共46人,想要独自回家的35人,其中只有27人实现了自己的愿望,目前已经独自回家,另外的家长还是不允许。六年级共33人参与调查,其中28人想要独自回家,约占82%,但目前已经是独自回家的有18人,占55%。 说起想要独自回家的理由,不少孩子填写了这些:不想听家长唠叨,想听歌,想买零食,想发呆,想看平时没注意的风景,想和同学聊天,想看书。家长不让他们独自回家的原因,他们也都知道——怕路上不安全,但85%的孩子觉得这种担心不必要,他们认为独自回家的好处是——自由自在,可以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 杭州市回族穆兴小学五年级的马迎春老师搜集了班里几个独自回家的孩子写的感受,发觉他们很多由最初的忐忑,变为现在的老练,一个个都为自己能独自回家感到骄傲,有位叫袁芊一的同学这样写道—— 四点放学后我就兴奋地走出校门,从学校走到城站要20多分钟才能到,走到一半想想,还有那么远的路要走,就没有刚出校门时喜悦的心情了,过了好几个红绿灯,我终于走到了城站地铁站。下了楼梯,我看见了如潮水一般的人流,瞬间有点莫名其妙的紧张,我随着人流来到了安检台,问了安检的阿姨在哪里买票……我找到了妈妈告诉我的一号线,点到滨康路就自动跳出了选择要几张的图,我点了一张,它就显示出需要四元,我反复确认了一下,生怕弄错啦!……站在拥挤的车厢里二十分钟,总算到了滨康路……终于我到家了。到家后,我回味着这一路,笑了好久好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