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值狂跌96%,聚美优品面临退市;陈欧是如何打烂一手好牌的? 江湖还在,侠客已更。如今,国内电商江湖竞争异常激烈,阿里巴巴树大根深,京东商城枝繁叶茂,拼多多来势汹汹,曾经的“网红”聚美优品市场份额逐年下滑。 在资本市场上,曾于2015年赴美上市的聚美优品股价跌跌不休,最新市值仅为上市之初的1/10。 1月12日,聚美优品(NYSE. JMEI,下称聚美)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董事长陈欧提出计划以20美元/ADS的价格收购该公司剩余股份,并以现金支付。上述交易一旦完成,该公司将从纽交所退市。 看似此次聚美优品的私有化价格与当时上市时的22美元发行价相差无几,但由于此前聚美优品曾经进行并股,即将1股美国存托凭证代表1股A类普通股更改为1股美国存托凭证代表10股A类普通股。 聚美优品通过这种方式以提高每股股价,此次20美元一股的私有化价格相当于合股前的2美元一股,仅为第一次私有化股价的28.5%。 其实,关于聚美优品的私有化已经不是第一次,早在2016年,上市仅仅22个月的聚美优品便收到了来自陈欧、产品副总裁戴雨森以及股东等递交的私有化提议,计划以每股美国存托股份7美元的价格收购聚美优品股票。而当时,聚美优品风光登陆资本市场时IPO的价格为22美元,7美元的私有化价格不足IPO的三分之一,遭到中小股东的支持,最后,这次私有化最后以失败为告终。 01 发展溯源:从网红广告到赴美上市 聚美优品创立于2010年3月,是以美妆为主,涵盖服装、食品、轻奢、母婴等多个品类的综合型电商平台。这家公司的名气更多的来自于创始人陈欧的流量。 陈欧,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少年时代的他便表现出极高的数学天赋,多次获得奥数大奖,16岁便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录取并获得全额奖学金。大学毕业后曾辗转于美国、欧洲两地创业,最终他还是决定回国创业,并获得真格天使投资人徐小平的青睐。 回到国内,陈欧发现中国的广大女性消费者对于线上购买化妆品的信心不足,线上化妆品行业没有真正的领头羊存在。化妆品就是新大陆。他总结出了三个“可行条件”。首先,电子商务在中国正在高速发展是不争的事实;其次,化妆品需求很大,但市场上还没有一个可信的化妆品网站;最后,做这个别的男人不好意思做的行业反倒给了自己机会。 2010年,3月31日,团美网作为首家专业女性团购网站正式上线,9月9日,团美网更名为聚美优品,成为国内领先的女性时尚限时折扣购物平台。 2011年3月,聚美优品在电商圈已经小有名气。成立不到一年总销售额便突破1.5亿,同时也获得了来自红杉资本千万美元级别的投资。 如果说获得千万美元的投资让聚美优品开始声名鹊起,那么陈欧的一条广告则让聚美优品彻底名声大噪。2012年,一条《我为自己代言》的广告刷爆网络,成功将聚美优品推到了公众面前。 广告中的9句台词被网友命名为“陈欧体”,并让陈欧迅速蹿红,微博粉丝突破150万。“网红”企业家与聚美优品的捆绑形式,让人们首次意识到了流量在商业运作中的强大力量。 2013年,聚美优品年销售额高达29.45亿元。于是,陈欧趁热打铁,带领聚美优品冲击IPO,2014年5月16日,聚美优品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交易,开盘报价为27.25美元,收盘价为24.18美元,较22美元的发行价上涨近10%。 从网红广告到赴美上市,陈欧成为美国纽交所史上最年轻的中国CEO,并在2014胡润IT富豪榜中排第16,此时的陈欧与他的聚美优品可谓意气风发。 02 原因分析:聚美优品跌落神坛的三大因素 2020年伊始,陈欧更新微博,“新年快乐!新的10年肯定会更好的,对吧?”但此时的聚美优品早已经跌落神坛,失去了往日的荣光。 截止2020年1月10日美国东部收盘时间,聚美优品的收盘价为17.43美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5.78%。总市值仅剩2.07亿美元,与公司最高市值57.8亿美元,足足跌去96%。 聚美优品的衰败有自身的战略错误也有外部竞争环境的施压,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1、假货风波,失掉口碑 实际上,早在2013年,就有用户反映,使用聚美优品的化妆品后脸部过敏,疑似假货。对此,聚美优品给出的解释是个人肤质不同。但是,此后不断有用户在网络发声,质疑在聚美优品买到假货。 为维护聚美优品的正面形象,陈欧不惜在其微博上与网友呛声,称如果在聚美上买到假货,验证后,愿意赔偿一百万。陈欧此举看似光明磊落,力证聚美优品绝对没有假货,但显然有些用力过猛,网友并不买账。 接下来现实狠狠“打脸”。国际化妆品大牌娇兰、兰蔻等一线品牌先后发布声明,称从未与聚美优品合作。更糟糕的是,2014年7月,一家名为祎鹏恒业的供应商被曝伪造大牌商品,在各大平台上售卖,聚美优品赫然在列。 售假实锤落地,聚美优品形象大损,彻底失掉口碑。股价随之暴跌。2014年12月底,聚美优品股价已经不足13美元,较发行价22美元几乎腰斩。公司市值仅剩13亿美元,较历史最高峰57.8亿美元,足足蒸发掉近45亿美元。 2、对手崛起,外部受压 除了无法回避的内部因素,外部环境的日渐激烈也使得聚美优品的经营越发困难。洋码头、小红书、蜜芽、菠萝蜜等跨境垂直电商平台的迅速崛起,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网易考拉、亚马逊海外购等综合型平台的全面发力,强力的挤压了聚美优品的生存空间。 电商巨头夹击之下,聚美优品愈发艰难。数据显示,2016-2018年,聚美优品的活跃客户数分别为1540万、1510万、1070万;新客户数分别为900万、890万、610万。此外,在聚美优品中,回购用户产生的订单占总订单量的比重在持续下滑,2018年该数字已下降至87.9%,与2017年的90.8%相比减少了2.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聚美优品线下实体店已无踪迹。2016年底,聚美在京开设的第一家聚美前门店撤出市场;2018年,王府井淘汇新天购物中心转型时,位于一层的聚美王府井店随之撤店。此后,聚美优品也没有公布开设新店的通知。 3、未成大树,便多元化 聚美优品的失败也和聚美优品在没有长成大树型品牌之前,开始了多元化品牌经营之路有关。2017年,风光不再的聚美优品开始尝试跨界转型,但危机当前的被迫转型,显得有些慌不择路。 在投资母婴类电商平台宝宝树之后,聚美优品跨界幅度越来越大,尝试投资共享充电宝街电后,又进军智能家居领域制造空气净化器,还成立影视公司聚美影视开拍电视剧。聚美优品脑洞越开越大,而实际效果却毁誉参半。 陈欧的频繁跨界,不仅受到大股东质疑,还牵动公司内部变动。聚美优品的高管团队动荡不安,继刘辉离职后,戴雨森也离开了工作8年的聚美优品,曾经的“三剑客”如今只剩下陈欧一人唱“独角戏”。此外,聚美优品的联席CFO高孟、郑云生等人也相继离场。 商业竞争是残酷,任何企业、任何人都有可能从天堂掉进地狱。聚美优品的衰败已成定局,这次私有化将引发怎样的影响,结果如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