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造车新势力有什么共同点,首款车量产“跳票”会是一个高频词,姗姗来迟的拜腾更是如此,首款车量产时间从2019年底推迟到2020年中。 至于拜腾为何“迟到”,拜腾首席事务官丁清芬表示:“有时候快不一定是件好事,有时候慢也是快。吸取同行的教训,少走弯路,避开一些坑。” 拜腾进入“省钱”模式 事实上,拜腾“跳票”与其融资情况密不可分。自2018年以来,中国车市逐渐下行,各细分市场都受到影响;进入2019年,新能源汽车又经历一次补贴大退坡,整个新能源市场遭受重挫。在这种情况,以往被人热捧的造车新势力在融资过程中开始遭遇种种困难,资本变得不像以前那样青睐造车新势力。 例如,拜腾的C轮融资便从今年年中推迟至9月份;即便加上刚刚落地的C轮融资,拜腾目前融资总金额也只有12亿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85亿元)。相比之下,早早完成前几轮融资工作的造车新势力,其融资规模都在百亿元以上——蔚来汽车累计融资超200亿元、小鹏融资金额超150亿元、威马融资超100亿元。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幅放缓,资本市场也吹来“寒风”。对于拜腾汽车来说,如何“省钱”成为接下来的重要工作。与此同时,同行的教训也让拜腾汽车在用钱方面格外审慎。在接受《汽车通讯社》采访时,丁清芬强调了拜腾的成本控制意识,“其他品牌到了拜腾现在的阶段,大概有3000-4000人的规模,我们现在全球1600人,还是可以做到项目的正常推进。” 2016年底,蔚来汽车推出首款车型EP9时,其全球员工人数在2500人左右。相比之下,拜腾在量产前夕保持1600人的规模,的确是在成本控制上下足了功夫。 “并不是融到了很多钱就一定能造出好车,或者有更好的市场表现,重要的是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我们有一个清楚的预算方案,决定要融多少钱。”丁清芬表示。 “要开源,也要节流” 丁清芬有一个“乐观的预判”,并透露在国内资本进入观望状态的背景下,拜腾的融资工作也在往海外方向突破。在拜腾的C轮融资中,除了A轮领投的地方政府和B轮领投的一汽,拜腾与韩国的MS集团也达成战略协议,丁清芬透露,后者的资金已经陆续到位且“金额可观”。 据丁清芬介绍,拜腾汽车CEO戴雷在中东地区的融资沟通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尽管对未来的融资持乐观态度,但是拜腾对当前发展的依然保持严格的成本控制。“如果你去过我们上海的体验店,你会发现它非常小。”丁清芬表示,“因为我们觉得没有必要(浪费)。” 对于未来的店铺,包括拜腾空间、拜腾空间旗舰店与拜腾服务中心三种类型的品牌店在内,拜腾将主要采用“直营+合伙人”模式。“届时将是以合伙人为主,直营的比例非常少。”丁清芬表示。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 即便融资规模远小于竞争对手,拜腾还是选择了自建工厂的道路。在南京开发区,拜腾的工厂已经开始试产,一期产能为15万辆,整厂设计年产能可达30万辆。这背后离不开南京政府的支持。 “南京市政府是我们A轮融资的领投方,就是政府的产业基金投了我们。在C轮融资中,又继续增加了对我们的投资……股权之外,政府的支持还来自于补贴、土地等。”丁清芬介绍。 同时她透露,目前拜腾“也在跟省政府沟通,希望省政府层面能有一些支持。” 事实上,就现阶段的拜腾而言,政府的支持可以带来更多“软性影响”。“不光是中国内地的资本,还有海外的投资人也会看,政府的支持会成为他们是否投你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丁清芬说。 对于拜腾汽车,错过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时代”,但是它也走过了发展过程中的“至暗时刻”。C轮融资的落地保证了拜腾汽车的量产工作不至于陷入窘境,且其主要股东一汽集团、南京市政府等都具备持续投资的能力。此外,同行所经历的困境也让拜腾更为理智和谨慎,避开弯路也会提升其未来的效率。 “一定要经历一些所谓的不容易才会变得更好,才会有今天的拜腾。”丁清芬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