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和《亮剑》,谁才是抗战第一良心剧,这一点一直有很多人争论但却又似乎无需争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还有人喜欢《永不磨灭的番号》中那个李大本事呢。这些都可以理解,毕竟抱着唯一的一发炮弹睡觉都能笑醒的李大本事,可是要比手撕鬼子真实可信得多——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岁月里,得到一发炮弹,真的是比手撕鬼子要难上一百倍。 ?现在又有了一部《河山》,是著名神剧演员王新军连导带演的,再加上申军谊、尤勇、石兆琪这些硬汉和老戏骨李雪健加盟,已经基本没有了神剧色彩,“三德子”赵亮的演技也是一流。于是有人断言:《河山》将是可以与《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比肩的精品。 但也有人质疑:从《亮剑》到《河山》,军装越整越埋汰,这才符合真实的抗战历史?《河山》与《亮剑》《我的团长我的团》相比,是东施效颦还是青出于蓝? 咱们今天说的是抗战历史,或者说是通过抗战剧来看抗战史,切入点就是那越整越埋汰的军装。 ?首先咱们来看看《河山》中的一场激战:雪花山下,卫大河被日军包了饺子,血战之后,大家满身征尘满面硝烟,神情疲惫而刚毅,已经有了那个时期抗战艰难百战多的神韵。 请读者诸君注意这些人的军装,已经不再是光鲜亮丽,一看就是在地上至少打了七八个滚儿,那种浴血奋战之后的身心俱疲,还真不是装出来的。 有些神剧,骑着哈雷摩托,架着冒蓝火的加特林,有无限的弹药,打上多久枪管不红发型不乱,白手套一尘不染,女兵依然前凸后翘。相比之下,《河山》的进步不是一点半点。 ?说完《河山》,咱们该回过头来看一看《我的团长我的团》了,在这部电视剧里,“死啦死啦地”龙文章带领的川军团,已经不能用“艰苦朴素”来形容了——他们简直跟叫花子一样狼狈。 但就是这样一个冒牌团长带领的炮灰团,打出了绝望中的悲壮和血性。整个川军团,没有一个高大上的完美人物,甚至可能还有些猥琐卑微。但就是这样一群小人物,却展现了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以至于让他们的缺点都变得那么真实可爱甚至可敬。 其实在那八年或十几年里,有过太多的绝望,也有过太多的死亡,真是在绝望中濒临死亡的那一群人,赢得了世界的尊敬。 ?龙文章孟烦了迷龙的军装,似乎已经不能称之为军装,因为他们没有正式的番号,也曾经没有任何补给,能有一身衣服穿就不错了,洗衣服更是一种奢望——谁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能否延续到下一分钟,更不知道能否看到明天的太阳,谁还会在意风纪扣有没有扣上? 龙文章的川军团注定要全部战死沙场,所以他们的从悲惨中走来,又在悲壮中离去,成了历史长河中一粒不起眼的尘埃,有人能还原那段历史,已经是极其难能可贵。这就是《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感人之处、成功之处——那段历史,无需神化,也不容恶搞。 ?跟《我的团长我的团》相比,《亮剑》多了几分亮色。李云龙丁伟孔捷不是不想穿好衣服,当有条件的时候,李云龙也会厚着脸皮“顺”走服装厂二百套新军装,让士气低落的独立团重新振奋起来,连旅长也忍不住调笑:“怎么一个个都打扮得跟新郎官儿似的?” 穿一套新军装就等于过年了,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戴一顶“八路帽”,那就是区小队县大队队长才有的“身份象征”了。 ?我们细看《亮剑》,就会发现如鱼在水中的独立团,也是有时间洗衣服的。但是独立团也是光棍团,李云龙的衣服自然是要由和尚魏大勇来洗的。 和尚给团长洗衣服,没把军装洗成布条,那就是轻手蹑脚了。所以我们看李云龙,灰军装的衣领是漆黑的,“白衬衣”的衣领是泛黄的——没有肥皂洗衣粉,魏和尚把李云龙的衣服过一遍水,就算洗过了。 与李云龙不一样,燕京大学出来的赵刚,虽然军装不新鲜亮丽,但却一直是干净整洁的,这跟他严谨的性格有关。但是跟李云龙学会骂人之后,赵刚的衣服也变得臃肿了起来,失去了玉树临风的儒雅,却多了几分有我无敌的霸气。 ?《亮剑》和《我的团长我的团》用情用心,打造出了深入人心的经典。而某些神剧,不但侮辱了观众的智商,也对不起抗战中浴血奋战的英雄。按照神剧的演绎,是我们把鬼子死死揪住不放,按在地上摩擦了好多年,这才格外开恩放他们滚蛋了。 下面展示一下真实的抗日将士老照片和某些神剧的剧照,读者诸君的眼睛是雪亮的:当时属于凤毛麟角的手枪连,有几十把驳壳枪,就已经是精锐中的精锐了,摩托车上架着子弹无穷的加特林,他们做梦都没梦到过。 至于女兵是风情万种还是英姿飒爽,笔者不做评论,评论起来伤人。 ?闲话不用多说,读者诸君自有公论。笔者只想说:从《亮剑》到《河山》,军装越整越埋汰,未尝不是一种进步,这说明很多影视剧编导已经认识到观众不好骗了,大家都开始认真读史,神剧自然也就没了市场。 至于《河山》能否比肩甚至超越《亮剑》和《我的团长我的团》,这就有请读者诸君见仁见智了。总而言之一句话:军装埋汰了,人心干净了。洗不去的硝烟,恰恰是磨不灭的血性,在这一点上,《河山》做得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