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影响力的资讯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标题 作者
网站首页 > 娱乐 > 正文
中美韩“恐婚套餐”,你怕了吗?
2019-12-23 16:34:13   来源:东方头条   作者:   责任编辑:

《婚姻故事》+《82岁出生的金智英》+《被光抓走的人》=绝杀!

上半年,聚焦女性产后抑郁的日剧《坡道上的家》让广大已婚女士感同身受,让未婚女性后背发凉。下半年,《婚姻故事》《82岁出生的金智英》《被光抓走的人》三部聚焦两性关系的“中美韩恐婚套餐”再次将两性关系的讨论置于白热化。

冲奥热门《婚姻故事》实则为“离婚大戏”,寡姐倾情演绎痛彻心扉的抢娃大战;

今年十月在韩国上映就遭广大男性抵制的《82岁出生的金智英》再次聚焦产后抑郁的社会话题,当社会集体将重男轻女的两性地位进行放大,其在电影外引发的连锁反应更值得琢磨;

再到上周五上映的影片《被光抓走的人》,科幻片的外壳下,影片从各个关系情境讨论爱情是否存在,打脸的多方论证更是将爱情审判为虚无的存在。

虽然三部电影所产生的文化语境不同,却有众多相似性,其引发的两性关系问题刀刀戳心,逼着观众重新思考,爱,还存在吗?

1、什么是爱?

爱情,是文艺作品的经典母题,放眼电影市场对于爱情的探讨不计其数、花样百出。而送命题“你到底爱不爱我?”是两性关系话题中最吸睛的一个。

近期上映的华语片《被光抓走的人》有一个基于奇幻的背景设定:一道光把世界上所有相爱的人都带走。那么,被留下的人该如何面对他们的爱情,他们是不相爱了吗?由此引出一个“到底什么是爱”的大拷问。

这场测量真爱的游戏,影片中的主人公纷纷入局,就像宣传语所说的——他们开始“审判爱情”。

对于王杨与刘佳一这对年轻情侣来说,爱是奋不顾身。为了“光照”事件,男生甘愿为女神跳楼,破解“被光抓走的都是相爱的人,留下的人都已经没有爱”的魔咒。

可死了都要爱,就是真爱了吗?

对比佳一父母,父亲频繁出轨,母亲整日坐在麻将桌旁,二人全年无沟通,见面就吵架,看似是全天下最不相爱的人,他们的爱又如何解释呢?

以老夫老妻模式相处的武文学和张燕,恋爱的激情逐渐被琐碎生活消磨,连例行公事的性生活都要扯一扯升职加薪这样关乎利益的话题。光照事件后,二人明面上不说,却在背地里想:我们是啥时候没爱了呢?

当武文学通过手机发现妻子与另外一个男人深夜抱怨婚姻状况时,他也选择“出轨”试一试,最后夫妻二人还是厨房和解,一同准备晚饭,淡然生活。

原配李楠和小三何晓芬“寻夫之旅”中,随着小四、小五、小六的陆续出现,“到底什么是爱”始终没有答案;影片借超度者之口,说明看似花心的丈夫最对不起的人就是李楠,他其实渴望妻子的更多关注。

在街头小混混筷子与周浩的同性之恋中,爱的真谛也无法探寻。不被主流认可的禁忌之爱,筷子只能在验证爱人被杀身亡的过程中寻找宣泄口。

就像结尾采访关于“你是否相信爱情?对你来说,什么才是爱?”的回答一样,千人千面。但庆幸的是,《被光抓走的人》撕开了一个探讨两性关系的口子,给沉溺于亲密关系中的现代人以当头棒喝,重新思考“爱到底是什么”。

2、亲密关系与个体价值

绕开“到底什么是爱”的概念层面,两个相爱如何相处的命题,使两性关系的探讨向更深处抵达。人们理想中的亲密关系是相互尊重、互相成就,面对分歧时,双方都愿意做出妥协和退让,以求达到一种平衡。一旦失衡,再亲密关系也会出现裂痕。

诺亚·鲍姆巴赫执导的《婚姻故事》就讲述了一段婚姻结束、爱情还在的故事。影片在入选《时代周刊》年度十佳影片后,又拿下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女配等6项提名,这让它迅速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

妻子妮可年轻时是一名小有名气的电影演员,为了支持丈夫查理的事业,转战话剧舞台,成了先锋戏剧中的“不知名”女主角。曾经耀眼的她慢慢变成了丈夫实现梦想的一个工具。

妮可曾在律师面前这样袒露自我:

妻子的个体价值在婚姻中被无视,成为婚姻破裂的导火索。两人的矛盾在律师的介入下进一步升级。其中,离婚律师诺拉劝诫妮可不要向评估员坦白自己偶尔醺酒、吸毒的习惯,以免处在调解中处于不利地位。诺拉作出一段社会对“完美母亲”和“有缺点父亲”双标的发言广泛流传于网络。

查理对妮可的忽视,促使二人从克制的讨论变为互相辱骂。电影中两人有一场长达五分钟的正面冲突,一场婚姻的破碎,就这么赤裸裸地层层剖开。

但是恶语相向的行为,往往伤人一千、自损八百。

如果只有撕扯争吵,《婚姻故事》远不能感动一众影评人和挑剔的观众。就在激烈的争吵过后,意识到情绪失控的两人很快抱在了一起。

影片中虽然有持续升级的矛盾、针锋相对的瞬间,但也有两人生活中的温暖细节,就像影片收尾时,查理抱亨利上车,妮可依然会蹲下为他系鞋带。《婚姻故事》没有否定亲密关系,片中一切悲剧的根源都在作为个体的价值“不被看见”。

个体价值与亲密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往也有影视作品探讨。早在上个世纪,罗伯特·本顿执导的《克莱默夫妇》,就讲述了全职母亲为家庭牺牲自己的个体追求,只能通过离家出走重新找回自我的故事;改编自耶茨《革命之路》的同名电影,丈夫弗兰克和妻子爱波在外人面前是一对璧人,实则积怨已久,为了追求自我的爱波决定逃亡巴黎。

面对亲密关系与个体价值的冲突,李银河的话或许有一定的惊醒意义:“双方的爱是平等的,作为一个人格独立的人去爱对方,而不是完全依赖对方。只有在经济上和精神上都保持独立性,才能给予自己、给予对方安全感。”

3、女性意识的觉醒

今年,放眼全球,女性主义作品迎来大爆发。

上半年大火的美剧《致命女人》,聚焦60年代、80年代、2019年三个在婚姻中遇到困境的女性,虽然生活在不同年代,她们却面临着相似的情感问题:爱人不忠,最终导演选择了“你死我亡”这样戏剧化的方式展现女性觉醒。

最近热播的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讲述了米琪从一个围着丈夫转的家庭主妇,到一个坚持捍卫理想的独立女性的故事。《使女的故事》《绝望主妇》等美剧也关注女性觉醒这一社会议题。

今年十月在韩国上映的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同样直指女性意识的觉醒,道出了一个韩国普通女性一生中难以言说的自我牺牲。

1982年4月1日,韩国首尔某医院,女主出生。父母为她取了一个在韩国十分常见的名字:金智英。

影片中金智英备受歧视,爸爸重男轻女,出国只会给弟弟带礼物,只记得弟弟喜欢吃豆沙面包;

在公司,工作出色也不受领导重视,仅仅因为她是女性随时可能去结婚生子;

结婚后,每逢过节她必出现在婆家,料理全家人的餐食,自己却像个局外人一样看着家人与女儿逗笑;

有了孩子后,她放弃自己的职业梦想回归家庭,所有人认为理所应当。

金智英命运一如许多普通的韩国女性,因为高度的代入感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共鸣,韩国女性给出了的超高评价。与之相反的是,韩国的男性观众打出差评,原著作者被网友反复谩骂,演员郑有美被百般羞辱还被死亡威胁,甚至有人到青瓦台请愿,以影片激化男女矛盾为由封杀这部电影。

同为东亚文化圈的日本,聚焦产后抑郁的高分剧集《坡道上的家》,向公众传递女性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一个服务性的存在。那些社会文化传统强加在女性身上被迫的人生选择,应该重新审视。

暑期上映的华语片《送我上青云》触摸到都市女性的生命体验,她身上的爱欲与死亡、困境与突围,向观众传递女性应该坦然面对自己,直面内心的欲望并不羞耻。

这些影视作品都在呼吁女性重新审视两性关系,敢于在传统家庭和婚姻的桎俈中解放出来,成为“你自己”。

最后反观《婚姻故事》《82岁出生的金智英》《被光抓走的人》,这三部电影并不是常规的婚姻劝退指南,三个对于“爱”的发问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爱、如何在尊重性别差异的基础之上相互尊重,如何在亲密关系中找回自我。

布列松的电影《布劳涅森林的女人们》有这样一句台词,“根本就不存在爱这回事,有的只是爱的证明”。亲密关系中有残酷、不堪的部分,也有温暖、感人的篇章,别纠结爱是什么了,毕竟只有感受最真实。

-END-

作者丨归吾

编辑丨Cindy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热词搜索:中美 怕了 套餐

上一篇:杨紫前男友卖惨“演员高危职业”,和杨紫分手后常担心无戏可拍
下一篇:越努力越幸运,献给考研的你们!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