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奏疏层层上呈的过程中,免不了走漏风声,有时皇帝还没知情,外面的小道消息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了。为了鼓励臣下大胆汇报实情,及时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康熙帝指定一些亲信大臣和自己建立点对点的单线联系,鼓励他们在请安的折子里附送各种重要事情的奏报,改称“奏折”。所以说,奏折乃是康熙帝朝最新发明,唐、宋、明朝不可能出现。 比如他在陕西巡抚鄂海呈上来的一道请安折后面特地写了一段批示:“朕体安善。以后奏折,尔亲手写来,即字不好有错亦不妨,但不可令人知道。况且在尔等折内皆朕随手草写,再无一人知道,亦无底稿。”在阅读和批示完以后,康熙帝会把奏折发还给臣下保管,表示不留把柄,这样大臣们就可以放心向皇上吐露心思了。这种秘密奏折的权力可不是文武百官谁都有的,能写奏折的都叫“亲信”,所以大家会很珍惜自己跟皇上的这层特殊关系,踊跃表现自己的恪尽职责:不管军政大事、官场隐私、社会舆论、刮风下雨、家庭琐事,无不及时上达天听。 雍正帝对这套告密机制更是喜欢得不得了,并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一向精明审慎的雍正帝为了鼓励官员之间相互监督、踊跃告发,皇上授予所有“亲信”大臣秘密奏折的资格,并且向勇于告密的官员拍着胸脯保证:向朕打小报告,尽可放心,因为这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他刚一即位就把有权上奏折的范围扩大到各省总督和巡抚,后来一些品级更卑微的官员也有幸可以通过奏折跟天子直接对话了。雍正帝给他们加油打气说:“特许你们有权奏事,要是家里有人被欺负了,你就告御状,大臣会原封不动地把你们的诉状转交给我,我替你们主持公道。” 皇上这么说您可千万不要天真地以为,有些事就真的只有你和他知道了,雍正帝后来曾得意地说:“我让你负责打听的事,也不是你调查完交份报告我就全信了,向我汇报同一件事的大有人在,不怕你不讲实话。”所以,秘密奏折制度使皇帝在朝廷里布满了眼线,官员之间相互监督、人人自危,只好把谋反、违法之类的邪念默默地收起来。 之后,拥有密折奏事权的官员暴增,雍正帝的工作量就一瞬间加大了不少。雍正帝号称史上最勤奋的皇帝,没有之一。至少,历史上因为工作劳动强度太大而死在岗位上的皇帝就没几个。雍正帝前后在位一共13年,现存汉文奏折35000件,满文奏折7000件,平均算下来每天要批阅10件奏折,最少也写个“览”字表示自己看过了、知道了,心血来潮的时候可以洋洋洒洒写上几千字的批注。出版的《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字数接近一千万,而除了批阅奏折,雍正帝还有500万字的个人著述,两项加起来,他每天至少要写3000字。 雍正帝个性严谨冷静,不过在奏折批文中,却呈现出了自己坦率耿直的一面,不像上朝时候那么正襟危坐、拿腔拿调了,语言、用词都相当口语化,更喜欢在大臣的奏折里加上大量批注。阿谀奉承的虚文,例来被雍正帝所厌恶,只要奏折中出现“万寿无疆”“万岁”的字样,都会受到他的严厉批评,要是碰到马屁都能拍在马脚上的蠢货,就更直言不讳了。 有一天,大臣马喀递了一份请安折,“不经意”间把儿子的名字也顺带写上,一起向皇上问号:“奴才马喀率子远之恭请主子万福万安。”马喀本心想着让儿子在雍正帝面前混个脸熟,以后好谋个锦绣前程,这种小把戏一眼就被雍正帝识破,把本来就只有区区16个字的奏折删成了10个字:“臣马喀恭请皇上圣躬万安。”借此打消他一切套近乎的希望。 当然,雍正帝也不是横眉冷对众臣子的冷面皇帝,对那些尽忠职守的臣子,他的劝勉和鼓励从来都是热情洋溢。他在大臣田文镜奏折后面写的一段话简直堪称他的处事宣言:“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如此霸气外露,着实令人惊讶。 雍正帝个性沉稳果敢,冷静谨慎,一贯给人以严肃泰然的印象,然而仔细翻阅他和各位大臣之间往来的奏折来批便不难发现,不苟言笑的雍正帝其实是个十足的“汉子”,口语化、随意化的生动表述,将其率直豪迈的性格展露无遗。 当年年羹尧的妹妹被册封为贵奶,年羹尧上了一道折子,说了一大堆“奴才妹妹的蒙皇上宠爱,是我们年家的荣幸”之类表示感恩的话。本来只是官场的客套,雍正帝却很较真地回复说:“你可千万不能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错误想法。大丈夫凡事不能靠别人,靠女人尤其不光彩,只有自己努力挣出来的成就才是真正的体面。”年羹尧也没有辜负雍正帝的一片良苦用心,指挥清军平息了青海罗卜藏丹津的叛乱,成为名噪一时的大将军。 虽说奏折只属于君臣二人的机密文件通道,本属性情中人的雍正帝说话也特别通俗易懂、有亲和力,但你要是说错了话、办错了事,稍不留神同样会大祸临头。比如当年被文字狱坑了的徐骏,只是在奏折里把“陛下”写成了“狴下”,便被处以极刑。所以说,和皇上打交道您还得悠着点儿。 清代密折制度的设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来可以加强君主专制,使皇帝更加有效、透明地了解各地的民生民情,二来也可以在朝中形成监督机制,进一步约束并制约臣子,减少欺上瞒下、玩权弄术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