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三月,在吴三桂的“协助”下,清兵大举入关,旋即进入北京城,开启了长达267年的统治。关于明朝覆灭,清朝诞生,历史上都认为所有的起因都源自于吴三桂献出山海关,甚至有人认为,吴三桂不献关,满清是进不来的。 其实,历史事实的成因是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山海关的破防对于中原地区而言确实意义重大,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究竟有多重要? 要想探究山海关的重要性,首先就要了解它的地理位置。山海关位于明长城蓟镇与辽东镇的交界处,是扼守华北、东北地区的咽喉,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所谓:“枕山襟海,实辽蓟咽喉,外控辽阳,内护畿辅,防扼海泊倭番,验放高丽女真进贡诸夷,盖东北重镇。譬人之身,京师则腹心也,蓟镇则肩背也,辽阳则臂指也,山海关则节窍窾却之最紧要者也。”——《明史》 以山海关为中心,长城为要塞构筑的军事区域称为“山海关防区”,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只关注山海关而忽略其周边之联结所在。从历史角度来看,大致有两个因素——自然因素、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 山海关防区地跨整个辽西走廊,其东南面为辽东湾,西北面为燕山山脉最东余脉松岭山,整体呈依山傍海之势。山海之间大致宽约10千米,长近190千米。燕山山脉对于北部长城边防来说极为重要,它西起八达岭,东至山海关一带,南侧即为京师所处平原地区,是京师的天然屏障;而沿海一侧则形成辽西走廊的天然屏障,山海关就位于辽西走廊西端最窄之处。“其地大山北峙,巨海南浸,高岭东环,石河西绕,形势险要,诚天造地设,遂筑城称关署卫守之。” 这种依山傍海的地理格局,最不利于后金骑兵的突击,再配合以横亘于防区一侧的松岭山,可以达到以少胜多、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为因素 独特的地理环境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要想成为军事重地,没有“人为”也是不行的。洪武十四年,镇守北平的将领徐达为加强边防,抵御外侵,在原有长城的基础上,新筑和补修了永平至界岭口的长城,共32个关口,在此地设永平、抚宁、山海三卫,原迁民镇故地修筑了山海关城。 永乐十九年,明成祖为加强北部边防,以“天子守边”,迁都北京,山海关一跃成为护卫京畿的重要关口。作为京师以东通往辽东地区的通路,一旦敌人攻破山海关,就可直捣京师,因此山海关的地理位置变得更为重要。 宣德九年,兵部在山海关设立分司,由兵部直辖,分司主事为地方最高军事长官。这也是兵部唯一设置的一处分司管理机构。 山海关的战略意义在明朝中后期变得越来越突出。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进攻辽东,辽东局势不断恶化。山海关是出入辽东的重要门户,明廷为加强其军事防御力量,在山海关设立山海镇,辖原蓟镇东协山海、石门、台头、燕河四路,总兵府驻山海关城。 天启六年,袁崇焕大胜努尔哈赤,赢得宁远大捷。此后,“关宁锦防线”得以构筑,山海关也因此形成大纵深、多层次的军事防御体系,关城防御固若金汤。 由此看来,自万历四十六年至明末,辽东局势紧迫,蓟、辽已结为唇齿,两镇兵马都听命于驻守山海关的经略以及蓟辽总督,整个辽西走廊已成为明朝与后金骑兵相抗衡的军事要地,而以山海关为基础所构筑的军事防御体系布局严密,是维护山海关城军事安全的重要屏障。 本着由表及里的阐述方式,接下来, 我们有必要详细地来了解一下山海关的本体防御,按照防御的重点,山海关的防御体系大致分为四部分: 山海关城 对于山海关本体的防御特点,用一个词来形容最贴切不过——以点制面。原因有二: 其一、山海关扼守辽西走廊最西端,也就控制了中原地区与辽东地区的最快捷交通路线,无论是和平时的入贡交易,还是战时的军队、物资运输,都可以控制在明军的掌握之中,这是山海关一点所发挥出的扼制作用。 其二、明军占据山海关,在控制住辽西走廊的同时,还可以在关内实现对京师快速的回防,防止后金军绕道入侵中原;同时可以通过辽西走廊实现对辽东地区的迅速打击,而后金军接应通路相对较远。 进可攻,退可守。是山海关对于明朝最大的军事价值。山海关以山为屏,占据军事防御中的制高点;以水为壕,充分利用水系形成阻隔。关城扼守咽喉地带,可谓“因地形,用险制塞”,所谓:“譬人之身,京师则腹心也,蓟镇则肩背也,辽阳则臂指也,山海关则节窍窾却之最紧要者也。” 长城为险 山海关城修筑于长城西侧,关城东城墙即为长城主体。隆庆三年,山海关改设参将,成为一路,最初的山海关防区才初步形成,即山海路的防御区域。这一防御区域是以山海关城为防御核心,以长城主线为依托,以山海关所辖关口为节点,辅以长城沿线的敌台和烽燧,形成与敌军进犯方向垂直的战线。 另外,长城边墙虽然人工设险,但也存在战线过长的问题。而山海关的存在在总体布防的基础之上起到重点突出的作用。据《山海关志》记载,山海关下辖诸多关口。其中南海口关、南水关、山海关、北水关和旱门关均位于平原及丘陵地区,为人工设险,而角山关、三道关、寺儿峪关等均处于角山之中,可据天险。 关宁锦防线 按理说,有了山海关城以及长城作为防御体系,明朝的东北部应该是固若金汤的,但是历史的发展是动态的,就军事设施而言,没有一劳永逸的说法。 明末,辽东局势不断恶化,后金不断蚕食辽东疆土,辽阳、沈阳等重要城堡相继失守。山海关作为明朝东部的大门,一旦被攻破,后金军队可直捣北京。在这种紧迫局面下,山海关防区进一步扩大,山海关向东与辽东镇进行联防,所构筑的防线就是著名的“关宁锦防线”。 关宁锦防线以锦州为先锋,宁远为中坚,山海关为后盾,初建于天启二年。它以宁远为分界点分为南北两端。自山海关至宁远的南段又称关宁防线,主要为原辽东镇南路堡寨,除山海关城外,尚有中前所城、前屯城、沙河中右所城、中后所城等重要的军事城堡。 有了这条防线,山海关就有了一定的保护,这种纵向深入的防线,很好地借助辽东地区多山脉的特点,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防御圈,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都对这条防线恨之入骨,以至于多次要绕道行军至长城中段,从太原入侵明朝,大大增加了后金进军的军事成本。 陆海防御 上面提到的三点均是陆地上的军事设施,大家知道长城的尽头在哪里吗?没错!就是在海里!而山海关是长城最东边的军事重镇,海面防御就显得尤为重要。 山海关防区南濒渤海,万里长城自山海关老龙头入海,山海关既是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明朝海防的重要关口,这在长城防御体系中是独一无二的。 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个海面防御,有许多陆地上办不成事情,它却可以做到。例如,山海关通过海防控制了海上交通,实现对关宁锦一线人力与物力的运输,可以作为后勤保障。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在古代那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辽东战场环境其实是非常恶劣的,在辽东对战,拼的就是后勤。 为何后金屡次进攻山海关都不得?很大原因就是后勤无法及时跟进;而反观明朝,物资通道相对顺畅,全因海陆通道的开放。 总结来看,山海关防区其实是一个联动的整体,并不仅仅只有山海关和长城,其与周边势态的联结,成为辽东地区明军最大的依靠,对于整个山海关防区来说,固守山海关是为“守而无攻”,而加强关宁锦防线的建设并与蓟辽海防相结合,形成多层次的军事防御体系则为“攻不忘守,守不忘攻”。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样,古时作战最讲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明朝能将山海关作为重中之重来进行布防,其完整的后勤保障也是功不可没。 军需屯田 在明代,军需屯田是军事制度的一部分,早在洪武年间就已经确立,为了解决因为防御战线过长而导致的军粮供应问题,国子监祭酒宋讷上书建议:“备边固在乎屯兵,实兵又在乎屯田……遇敌则战,寇去则耕,此长久安边之策也” 官兵战时边防,平时耕种,寓农于兵,且耕且战,且守且屯,以屯田实边防。这是明代最基本的军事思想。 而在实际的边防建设中,山海关防区同样也具有军事防御与屯田耕种合一的特点。据《山海关志》记载:“明代山海卫原额屯地588顷8亩6分,征米豆7047石4升。随着历年的不断开垦增种,共计上中下地1738顷53亩5分3厘,每年纳米豆7047石4斗8升,草35092束。万历十年,户部减去虚粮932斗4升,每年实征米豆6117石2斗3升,增银草34249束,秋青草843束。又新垦地66亩,合计1739顷19亩。新开垦地征米豆3石1斗8升,共计征收6121石4斗2升;新开垦地征银草8束,共计征收34257束;新开垦地增征秋青草3束,共计征收847束。” 先和大家说一声抱歉,因为精力实在有限,这些记载所用的单位我也无从考证其具体含义,总之,从上数记载可知,仅山海关一处,所实行的军屯就已经足够驻守士兵的用度了。 可以说,明朝前期北边的军事屯田制度大大缩减了财政开支,并且实现了兵粮俱足的目标;而明后期在山海关—辽东一线坚持屯田制度,为明朝与后金在辽东地区周旋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是整个防御体系能够正常维持和运转的重要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