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位于秦、晋、豫三省交界的要冲之地,南依秦岭、北面黄河,两侧数条深谷沟堑,西有华山之险,东有群峦叠嶂、崖谷纵横,与秦岭之间设有12连城,地形险峻异常。自东汉建关以来,就成为扼守关中与中原地区的第一战略要冲,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潼关地形分析图 杜甫曾以诗句“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来形容潼关地形的险要,着重点出其易守难攻的特点。《山海关志》更直言,“畿内之险,惟潼关与山海关为首称”。 但是,正如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所言:“潼关虽是一座险要的雄关,如果积极防御就可以凭借险阻,歼敌有生力量。若是消极防御,雄关还是难免被攻破的。” 东汉末年,曹操与韩遂、马超率领的十路联军在潼关、渭南进行了一场荡气回肠、影响深远的战争,这也是潼关历史上发生的第一次大型战争。 面对“兼资文武、雄烈过人”的马超,善用兵法、老谋深算的曹操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将兵法要义发挥到极致,将潼关(渭南)之战打造为历史上少有的,兵不血刃就成功突破天险的经典战争。 在本文中,笔者试图以多变的兵法、直观的地图为切入口,为读者描绘一幅扣人心弦、惊心动魄的古代战争画面,形象展示冷兵器时代诡谲的军事谋略艺术。潼关地形分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潼关及周边地形 “在秦岭余脉华山以及黄土台塬地形的影响下,(潼关)从南面的山脉一直到北边的黄河,都是起伏不平的”,可以分为山地、残原沟壑和黄、渭河谷三种类型。 总体上看,潼关沟壑纵横、塬高坡陡、地势险峻,有着天然的地形屏障。秦岭黄河南北相望,可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潼关东面为远望沟,西面为禁沟,沟深均为120-150米,“临不测深渊以为固”。东西两侧还有数条深谷沟堑,交通不便。潼关向东,是有名的崤函古道,长约140里,崖谷深绝、深险如函。靠近潼关处,有一条羊肠小道,仅容单车单骑通行。 《孙子兵法·地形篇》中指出,“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孙子将地形分为六种,曹操注释《孙子兵法》说,“欲战,审地形以立胜”,强调地形是作战的关键因素,审查利用好地形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汉代潼关示意图 《水经注》记载,“河水自潼关东北流,水侧有长坂,谓之黄巷坂,坂磅绝涧(远望沟),陟此坂以升潼关,所谓溯黄巷以济潼关也”。 据考证,汉代潼关位于今潼关县港口镇东南,东西没有城墙,分别以远望沟、禁沟作为天险;南北筑有城墙。北城墙位于今东陶家庄北侧,高约7米,东西长约1公里,城门略偏东;南城墙位于杨家庄南侧、城北村北侧,南北相距约1.15公里,南北城墙皆为黄土版筑。到了隋唐时期,随着黄河南岸泥沙增多,河滩变宽,潼关才从塬上迁至塬下,即今天潼关古城所在处。 东汉末年,从中原经潼关至关中,一般沿着黄巷坂向西,翻过远望沟,登上麟趾塬,从塬上所筑的关城向西进入禁沟,再由禁沟北上抵达潼河沟口,沿着渭河南岸即可抵达关中。 汉代潼关,基本因形就势,充分借助地形达到防御目的,是《孙子兵法》“六地”中“险形”的代表。“险形者,若敌先居之,引而取之,勿从也。”险形,险要的地形,易守难攻之地,如果敌人先占领,就引兵撤退,引敌人来追。 从城池攻守角度看,“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不得已而为之。”攻城是下策下策下下策之法。汉代,虽然铁质兵器逐渐取代青铜兵器,但本质上仍旧是冷兵器,适合近战,缺乏对关隘、城墙的破坏力和杀伤力。 冷兵器时代,攻城非常艰难。首先要准备攻城车辆、云梯、飞楼等器械,“三月而后成”;然后,修筑攻城所用土方工程“距堙”,挖地道、造大桥越壕等,“又三月而后已”。如果攻城一方耐不住性子,进行步兵密集强攻的人海战术,像蚂蚁一样往城墙上爬。即便是攻下来,损失也会非常惨重;攻不下来,则可能遭遇灭顶之灾。直接围攻潼关:一场难以取胜的硬仗,一块难以啃下的硬骨头 建安十六年三月,曹操派遣司隶校尉钟繇讨伐张鲁,安排夏侯渊等大将兵出河东,与钟繇会和。这时,曹操手下高柔分析说,“大军向西开进,韩遂、马超会怀疑是去袭击他们,必然相互煽动、起兵反叛。当下应先安定三辅(关中)地区,如果平定了三辅,汉中只需要一纸檄文就可拿下。”可惜,曹操不听。 地势险峻的潼关古城 后来,却正如高柔所料,以韩遂、马超为首的关中十部割据势力,聚众十余万,攻克长安(今西安),占领军事要地潼关,准备拒曹操于潼关之外。 如果直接攻打潼关,曹操胜算几何?笔者认为,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忙,主要原因有三: 曹操出征前曾言“关西兵精悍”,韩遂、马超等十路兵马屯守潼关,兵强马壮。对峙期间,关中诸将“每一部到”,纷纷不远而来,加入韩遂、马超阵营,兵力不断补充,声势异常浩大。 潼关西向临近,即是韩遂、马超所占领的关中地区,物资丰饶、补给便利,粮草辎重充足。《资治通鉴》记载:“及超等破,余畜尚二十余万斛”。而曹军的补给,主要来自于夏侯渊所守卫的河东地区,粮草补给曹操十万大军比较吃力。 自潼关设置以来,逐渐取代函谷关,以一关而扼全秦之口,得天独厚的地理形势,使得潼关易守难攻,成为决定战争成败安危的重要关塞。韩遂、马超提前占据潼关,取得了战争主动权。 综上分析,无论从地形,还是城防,还是兵力,如果曹操直接攻打潼关,几乎没有取胜的把握。潼关不能直接攻,必须调整战术。曹操是如何调整战术,将不可能转为可能、化腐朽为神奇的呢?超绝谋略艺术:将所有兵力囤聚潼关周边,紧紧吸引关中联军注意力,再避实就虚、出其不意,“分兵”北渡黄河 潼关之战行军路线图 兵行诡道,没有一成不变的作战手法,随机应变才是战场的王道。当初,夏侯渊镇守河东,关中联军势必安排部分兵力,死守黄河主要渡口,以防夏侯渊趁机渡河。 兵者,诡道也。曹操把夏侯渊的大队人马调过来,把所有大军全部调过来,死死咬住潼关,摆出一副要与韩遂、马超在潼关决一死战的架势。 韩遂、马超看到曹操把所有大军全部囤聚到潼关外围,与自己在潼关对峙,也把绝大部分精锐囤聚到潼关,以随时准备与曹操在此展开生死决战。 关中联军不断有军队向潼关汇聚,曹操不是面露橘色,而且“辄有喜色”。不得不说,马超“勇”有余而“智”不足,连徐晃都看出了马超布防的缺陷。徐晃对曹操说,“公盛兵于此(潼关),而贼(马超)不复别守蒲阪,知其无谋也。” 于是,曹操暗中却派遣徐晃、朱灵等大将率领四千步骑兵北渡黄河,沿黄河北上,从蒲津口西渡。 徐晃、朱灵成功西渡黄河,并击败带领五千人马前来攻打的梁兴,在黄河西岸安营扎寨,站稳了脚跟。 战术要成功,首先不能让对方摸清自己的意图,因此就需要迷惑对方,为对方设置迷魂阵。 无论《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兵书,还是声东击西、暗度陈仓等战术,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都可以倒背如流、朗朗上口,关键是战场是怎么成功运用,这主要取决于两点:第一是对战场形势的判断力,根据战场形势相机应变;第二就是对所用战术的保密性,隐瞒真实意图,甚至造势让敌人产生误判。 “操急持(潼关)之”。曹操开始安排全部兵力,包括河东夏侯渊,十余万大军调集过来,牢牢抱持潼关,目的就是为了造成他们的错误判断,吸引韩遂、马超把全部兵力调集过来,使得黄河西岸渡口原本空虚的防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空虚,只有这样徐晃、朱灵等才有可能成功北渡黄河。是否还有更好选择:如果曹操带领十万大军从河东直接北渡黄河,可能面临什么结局? 黄河山西段,没有渡口极难穿越 关中、河东隔着黄河相望,走河东绕开潼关天险,北渡黄河进入关中,确实不失是一种选择。 但是,强渡黄河并不比攻打潼关天险容易多少。一是黄河本身就是天险,水流湍急,难以突破;二是渡口有限,最好的选择有两个,距离潼关较近的蒲津口和距离潼关较远的龙门渡。 历史上不乏从河东北渡黄河进入关中的军事先例。战国初期,魏国大将吴起就是从龙门渡跨过黄河,过河后修筑城池,打败前来攻打的秦军。但正因为如此,黄河渡口一向是军事双方博弈的焦点。 如果曹操十万大军挥师黄河东岸,战术目标势必暴露,关中联军可以在一天之内轻易完成黄河西岸各个渡口的布防,曹操未必能强渡成功。要知道,就在三年前,曹操就是在长江天险赤壁,折戟沉沙、败走华容。 当徐晃、朱灵等带领大军北渡黄河并站稳脚跟,曹操出其不意、避实就虚的目标达成,战术意图也暴露出来,于是迅速挥师从风陵渡北上,带领大部队与徐晃、朱灵等四千奇兵汇合。 此后,曹操在渭南大败韩遂、马超,取得绝对胜利。总结:曹操闲庭信步、指挥若定,成功突破潼关天险。 曹操与韩遂、马超为首的关中十路联军的潼关之战,是潼关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战争,是曹操灵活巧妙运用军事谋略艺术、以“智”取胜的经典战役。 曹操酷爱研习兵法,开创了整理注释《孙子兵法》的先河,其高超的军事能力被赞誉为“因事设奇,谲敌制胜,变化如神”。 曹操将兵法艺术发挥到极致,虚实之间突破“飞鸟不能逾”的潼关天险,化解了关中联军占据潼关的巨大战略优势,对潼关(渭南)之战的后期走向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足可称的上“战争艺术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