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十世纪左右的商周时期,只不过在商周时期还没有衍生出“园林”这一名词,而是称之为“灵台”、“灵沼”、“苑林”等等。随后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式各样的园林飞速发展,出现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等等,种类繁多,后来的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发展水平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 中国古典园林中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中的山水、植物学、建筑、建筑学、园艺等,更是渗透着中国古代传统宗教思想于其中。而儒家思想及其审美观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儒家文化,是古代先秦百家学说之一,由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并由荀子所集大成,在往后的历史中随各王朝兴盛更替而不断发展,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中的主导思想。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儒家思想,这其中的审美观又是如何的?一.儒家思想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渗透 1.隐逸观的体现 或许初看标题会感到惊奇,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隐逸思想或者换而言之为避世思想是道家学派的观点,而并不是文中所探讨的儒家文化。但实际上最早提出隐逸思想的正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并在他提出之后,隐逸观在士大夫阶层中得到广泛传播,随后成为士大夫阶层以及知识分子隐逸思想的历史渊源。在孔子所著的《论语》中写到:“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由此可见,孔子对隐逸观的态度即为“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孔子 在古典园林的命名中,出现了许多类似于“溪”、“山”、“泉”等景物名词,这与古代文人士大夫向往隐居安逸的生活志向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单从一些名称中就能体现古典园林中的隐逸气息,例如恰隐园、逸我园、静逸园等等。并且从园林的内在环境也同样能体现这种思想。 古典园林中许多建筑宁静自然,简洁清新,内部装潢和家具位置陈设大多雅致,若是园林建筑物件不能体现自然大方,便不可取。其中所体现的是文人雅士的隐逸思想,具体分析来说便是为官时能面对喧嚣嘈杂混乱的朝廷琐事而淡然处之。 2.“天人合一”思想的表达 “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天”可指“道”、“真理”,亦或是整体的自然地理环境,而其中的“人”指的不仅是物质上所体现的“人”,更是强调作为人的主观意见和思想。古人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以轻易发现这种思想并不将自然的力量视为对主体人的异己成分,而是认为人和自然是互通的,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该思想在后来儒家思想的发展中成为了儒家思想的中坚思想,对后世影响甚大。 “气”是古代风水中的核心,也是自然的体现。古人提到:“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这是指古人在选择地址之时,后需有山作为依靠,且对去水口也有严格的要求,以达到“藏水聚气”的目的。除了选址方面有所体现之外,在内部设计理念上也有所表现。 古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于是要求园林需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利用好自然条件,再加上人工的修饰,使得园林内将建筑、人文与自然相互结合起来,以达到“天人合一”的要求。例如苏州沧浪亭中楹联写到:“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这便是对园林中的自然人文结合的最好描绘。 苏州沧浪亭 3.“诚意”、“正心”思想的展露 “诚意”和“正心”出自于《礼记·大学》,原文说道:“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从字面上能够大致看出其意为使人拥有诚恳的心意并使人心归于正处。无论是上述提及的《大学》中还是后来王阳明由儒家文化发展而来的理学中,都将“诚意”与“正心”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世人对其的理解或许也有所差异,但大多大同小异,都认为其对个人的身心修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古典园林的设计中,我们常常能通过园林的最终设计结果和整体环境氛围以及它们的形成过程中,发掘出园林创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成敬端正的治园理念以及它们所带给观赏者的教化意义,并观察出设计者内心的细腻以及“诚意”和“正心”理念在他们的不同性格中的相同体现。二.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儒家审美观 1.比德自然审美观的体现 儒家思想反映到社会阶层当中,表现为凡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年轻人,都会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信条,而在这其中“修身”无疑是最重要的。因为在儒家思想中,修身是其他方面一切的基础,是其他的根本立足点,无论未来如何发展,凡是想要追求高远,修身都是必须经历的一环。因此儒家文化将自身的品性道德修养视为最高境界。 所谓的“比德”,即以自然事物例如竹、松、柏等的某些特点,联想到人的某些道德属性,将人的道德品格赋予在极其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上。这种最高境界,儒家学者们试图在自然中探寻。于是从自然世界中找寻美好的事物来代表人性中的高尚品质,是历代儒家学者们所一直追求的方向,于是逐渐延伸到中国古典园林之中。 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不仅有孔夫子提出过这一观点,还有子张、荀子等等大家都提及过相关的概念。可见,山水在儒家学者的眼里,具有着“仁者”与“知者”的品质,这也是比德审美的一种典型概括。 在这种审美观之下,许多景物实现了情感的雕塑与赋予,而随着园林艺术在古代的快速发展,没有其他任何事物比园林中的景物更纯粹与客观,因此园林中美的观念逐渐被赋予了德比的审美观。 当文人雅士陶醉于园林之中时,月、鸟、山、水、花这所有的景物都成了他们的知己,松梅竹柏皆可是他们抒发情怀的对象,现代中许多园林名称由此而来:“松风水阁”、“岁寒草庐”、“花港观鱼”。园林中的花草树木一切景都因此不仅仅具有纯粹的欣赏价值,更是着好比君子之心的人文价值。 2.中和自然审美观的表达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在孔子看来,中庸之道才是万物存在的最美的方式。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过于偏激的态度会产生许多矛盾,从而成为扰乱社会秩序的隐患。儒家思想以此出发,提倡人的品德修养为不温不火,这样不仅对个人修身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和长治久安起着一定的作用。由此观念,儒家审美观便衍生出“居中对称”的审美观,并在我国古代建筑中有着明显体现。 “中和审美观”关键在于“和”字,而“和”字并不代表完全相同抑或说是雷同,而是代表着在差别中寻求统一,并在统一中保持各自不同的特点。在我国古典园林中,为了达到“和”的思想,便不可能在其中出现西式物件。从园林的整体效果来看,各个不同的地域应具有各自的特色,但同时应该照应全局,考虑需要与全局整体风格相适。 任何一座假山、一片树林、一处小溪,无论是从单个分析还是整体参考,都要在变化与整体风格上相平衡。同样,不仅在选材上保持“和”的审美,而且在色彩考虑上也同样如此。园林虽未人工建筑,但它所体现的应当是自然事物的美,更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大自然的色彩是五颜六色的,因此园林设计中色彩的“中庸”对园林美有重要意义,例如南方建筑的粉墙黛瓦,无不体现中庸之道。 3.生态自然审美观的渗入 儒家文化起源于传统的农业生产,由此儒家学者们深知“顺应天时”的重要性,即只有遵循自然规律,保持生态稳定才能使人类能持续发展下去,并由此观念演变为生态审美观,其体现的是一种包容精神。 儒家文化使得各种不同的文化共同存在于社会和谐的氛围之下,依靠这种生态自然审美观的核心:包容精神,形成了社会中的在一种生态美。在这种审美观的引导下,古典园林中的事物在设计上也必须相互包容,才能使园林表现得自然和谐而统一。 将这种审美观置于现代的处境中,我们发现科技曾经一度以目空一切的姿态而来,却意识到曾经的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摒弃的要素,从而意识到不能再发展科学的同时而忽视了自然。因此,这种生态自然审美观的渗入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 三、总结 通过上文的一系列分析发现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儒家思想元素以及审美观的体现,在这样的体系下养成了独具风格特色的中国园林艺术。而在今天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相交织的情况下,更是需要对传统文化元素有更深刻的认识。而古典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我们对其研究更能体会中国文化之美。 同时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将其与古典园林艺术相结合,并融会贯通,更能作为中国元素的代表。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能使现代园林在设计上创造出具有中国气息与时代风貌的形态。 参考文献: 1.《论语》 2.《道德经》 3.《葬书》 4. 《礼记·大学》 5.《中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