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旭不在人世已多年,观众却觉得她从未离去。因为,每当我们打开《87版红楼梦》时,她就会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 以前,我只知道晓旭演的林黛玉太好了。直到听了她的一次讲座,我才知道,原来晓旭对《红楼梦》的理解如此深刻,对林黛玉的理解如此透彻。 ?《红楼梦》可以说是一部佛经。 其实《红楼梦》这部书,可以说是一部佛经。因为它写出了人生的苦痛和无常。小时候,我第一次看《红楼梦》时,没有了解到这一点。 后来,随着年龄增长,我发现它的主旨,全在《好了歌》里面。“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 人生一世,所有功名,财富,亲属,好到极致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了”。所以它告诉了我们,人生短暂,富贵如烟云。 以上是晓旭讲座里的原话。我之前也领悟到了,《红楼梦》不是简单的爱情婚姻故事,更不是宝黛钗三角恋的故事,它的主旨就在《好了歌》。但我从来没想过,它也是一部佛经。 ?《红楼梦》里,的确有很多佛家思想在里面。此书最早出场的,就是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里面信佛的人也不少,比如王夫人,贾母,刘姥姥等。 最终了悟了的人也不少,比如出家了的贾宝玉和贾惜春,以及甄士隐。其实林黛玉和薛宝钗,她们两人最终也了悟了,只是没出家罢了。 《好了歌》告诉我们,人生一世,功名利禄,娇妻儿孙,一切都是过眼烟云,这其实就是佛家思想。 第五回,最后一首判曲《飞鸟各投林》,其实就告诉了我们,那些执着于人世繁华的人,最终都落空了。比如“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只有一类人能得救,那就是“看破人生虚无,遁入空门”的人,比如惜春,宝玉。这种思想,的确就是佛家思想。晓旭的确对《红楼梦》有很深刻的领悟。 ?陈晓旭解析林黛玉的结局:林黛玉已经悟了,她绝对不会含恨而终。 林黛玉的结局,她绝对不是带着怨恨,遗憾离开人世。绛珠仙子下凡,本就是来以泪报恩的。 等她泪尽后,恩也报完了,她一定会觉悟。因为她的心愿已经了了,她就会把情看透。 最后,她一定是带着了悟,解脱的心,重回太虚幻境。 上文是我根据晓旭演讲整理的。我们都知道,续书后四十回里,贾母采用了王熙凤的调包计,让宝钗嫁给宝玉。 宝钗和宝玉大婚的那晚,黛玉含恨而终。临时前,黛玉叫喊道:“宝玉,宝玉,你好......”续书把黛玉写成含恨而终,完全不符合前80回意思。 晓旭对黛玉的结局,分析得很有道理。黛玉应该是了悟了,最终泪尽而亡。她死了后,宝玉才迎娶宝钗。 ?陈晓旭点评林黛玉:如果她生在现代社会,一定是个很好的广告人。 我们看关于《红楼梦》人物点评的时候,往往会看到有读者说,黛玉这样性格,若生在现代社会,肯定无法生存。 但我一直认为,黛玉若真有幸生于现代,一定会是个很成功的女性。听了陈晓旭对黛玉的点评后,我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陈晓旭在讲座中说: 我不觉得林黛玉柔弱,我觉得她很坚强。 其实她内心很强大,因为她情感丰富,想法和所处环境有反差,可她依然能够依照自己的内心去做选择。 同时,林黛玉是个很有创意的人。比如说她葬花。甚至连她和贾宝玉吵架的方式,都特别有创意。 真的,如果林黛玉生活在现代社会,她也一定会是一个很好的广告人。她会成为广告这个行业的佼佼者。 ?我觉得陈晓旭对黛玉的点评,真的很精准。但我们很多读者都误解了黛玉,把她当成只会哭闹,小性子的人。 实际上黛玉有很幽默风趣的一面,俏皮的一面。而且她的小性子,也只对宝玉发作。最关键的是,她真的多才多艺。若她真生活在现代,她可以当老师,当作家,当管理者,做广告设计等等。 陈晓旭当年能在茫茫人海中,被选中演黛玉,靠的不只是容貌气质,也因为她早就对黛玉有自己的看法。 当年,她写了一封长长的自荐信,寄给红楼梦剧组。这封信里,她不仅写了自己的简历,更重要的是,她还很详细写了自己对林黛玉的看法。 ?选角的王贵娥老师一看她的信,就脱口而出说:“还是个小红学家呢。”晓旭小小年纪,不仅度过《红楼梦》,还能写出对黛玉的点评,这点让王扶林导演印象深刻。所以王扶林亲自给晓旭回了信,叫她去剧组试镜。 随着年龄渐长,生活阅历越来越丰富,晓旭对黛玉的理解就更深刻了。特别是她读过《老子》、《庄子》、《论语》等圣贤书,以及学佛后,她对《红楼梦》的理解,也更深刻了,对黛玉的理解,也更透彻了。 ?听完她的讲座,我更觉得,她今生仿佛就是为黛玉而生。她和黛玉一样聪慧,有灵性,一样在生命的后半段,慢慢了悟。可惜的是,她也和黛玉一样,早早病逝。但愿下辈子,她别再做黛玉,就做个快乐的普通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