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热播的《大明风华》中,朱棣在太孙朱瞻基的努力下,找到了建文帝,并且成功的与建文帝见面了,也算是了却了朱棣的一大心事。但在正史中,这段剧情所反映的历史情节并不存在,朱棣并没有见到过建文帝。 《大明风华》建文剧照 关于朱棣寻找建文行踪的事儿,在《明史 胡濙传》中有详细的记载: “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五年遣濙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濙至,急起召入。濙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根据这段史料的记载,朱棣至少派出了两路人马去寻访建文帝,一路是派胡瀅游历天下的州郡乡邑,暗中巡察建文的踪迹,这一查就是十六年之久;另一路是根据建文远赴海外的传言,遣郑和数次下西洋寻访建文的下落;按照《胡瀅传》中记载的,在胡瀅没有回朝之前,朱棣始终没有得到关于建文的确切消息,包括郑和数次下西洋,也没能带回来关于建文的信息,直到胡瀅带着自己寻访的情报连夜汇报给朱棣之后,朱棣才放下心中的疑虑,虽然没有记载胡瀅耗费十六年得到的是什么结果,但是朱棣的反应来看,胡瀅显然是找到了关于建文帝的确切信息,并且确认建文对朱棣没有任何威胁,所以,朱棣才能“疑始释”。 郑和下西洋 宝船 了解过朱棣寻访建文下落的这段史实之后,如果朱棣活捉了建文,会杀他吗? 答案很明显,从朱棣的靖难大军攻入南京城的那一刻起,建文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国无二君,作为失败者,建文帝非死即逃,逃走不用多说了,就是史料上记载的结局,如果被朱棣活捉,建文帝肯定难逃一死。 朱棣剧照 朱元璋驾崩以后,朱允炆登上大明皇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刚登基就在一帮大臣的怂恿之下,迫不及待的去实行削藩策略,虽然诸藩王的存在会对中央朝廷造成威胁,但是建文帝龙椅还没坐热,就火急火燎的对自己的王叔动手,显然有点着急也有点自信过头了。朱元璋的所分封的这些藩王实力有强有弱,燕王朱棣就是其中实力强悍的藩王之一,当建文削藩削到朱棣头上时,朱棣就忍不了了,再加上朱棣本人也素有野心,于是朱棣就趁势而起,举兵造反,发动靖难之役。 建文剧照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理由是“靖国难,清君侧”,拿这个理由也算师出有名,藩王是太祖朱元璋分封的,而且立有祖制,建文帝刚继位就推翻朱元璋定下的祖制,显然是有奸臣在怂恿,而且,朱元璋给子孙留的《皇明祖训》中有这一条: 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既平之後,收兵於营,王朝天子而还。 朱棣以靖难之名来行造反之事,虽然师出有名,但造反毕竟是造反,如果失败的话,轻则身败名裂,重则招致灭门之灾。所以,当承受着巨大风险和压力的朱棣,成功的打到南京城下时,就不可能按照祖训中要求的那样把建文身边的“奸臣”除了以后“王朝天子而还”。已经到嘴边的肉,连傻子都会毫不犹豫的吃掉,更何况野心勃勃的朱棣呢,可是朱棣要想当皇帝,建文的存在就特别尴尬,只要建文在,朱棣当皇帝就名不正言不顺,只有建文死了,朱棣登基才能名正言顺,所以,如果朱棣活捉建文帝,必定会杀了他。 朱棣剧照 当然,朱棣也不会蠢到直接明了的去杀一个皇帝,那真是让自己坐实了乱臣贼子的恶名,所以,最可能的情况就是造成建文帝暴毙或者意外而亡的假象,而且是全家暴毙而亡,彻底绝了建文一脉。只有建文一脉,乃至故太子朱标一脉都后继无人,朱棣继位才能顺理成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