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故以韩信之名,响彻历史千年,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篇章,成封王拜将,败无疾而终,可谓虽死犹荣,然并不优怜。 司马迁在《史记》中,用满含深情的笔墨,为我们讲述了西汉开国功臣韩信充满传奇的一生,他生于乱世忍胯下之辱,而后靠三尺剑荡平天下,建立不朽功业,却落得满门问斩的下场,读之不禁让人唏嘘和感慨!因此,有人评价说韩信很可怜,而我窃以为,一个创造了非凡功业的英雄,用他短短的生命时光达到了人生的顶峰,虽死犹荣。从人均寿命来看 古往今来,从人口的平均寿命而言,夏、商时期老百姓的平均寿命是18岁,周、秦时期大约为20岁,汉代是22岁,韩信被吕后阴谋坑杀时的年龄是35岁,比当时全国人口的平均寿命还多了13岁,虽然谈不上长寿,但也远比大多数在平均寿命死亡线下挣扎的老百姓好的多,更不用说那些在连年战火、疾病、饥饿等灾难中无端故去的幼小生命了。韩信的文化符号 通过史书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同时被后世评为兵家四圣之一,有“兵仙”、“神帅”之美誉,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作为杰出的军事理论家,《韩信兵法》三篇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兵法”名篇,至今“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仍是脍炙人口的兵法典故,韩信的用兵之道也为历代兵家所推崇。这样的文化符号,不但在当世为人铭记,而且传颂千古烙印在历史的灵魂深处,永远不可磨灭。试问古今两千年来,在中外的战斗史上,有几个人可以做到这一点,韩信之名震天下、铄古今,已不虚此生。 韩信的建功立业 俗话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韩信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潦倒路人,忍胯下之辱、受漂母赠食、事项羽随刘邦,到被萧何追回登台拜将,出陈仓、定三秦、平天下,垓下一围全歼楚军,为汉朝立下盖世奇功,平生大小战役数百场且无一败绩,而后又被封王拜候,极尽权臣之荣耀,享尽人间之福贵,放眼天下,莫敢与之争锋!宋代文学家苏轼评曰:“(韩信)抱王霸之大略,蓄英雄之壮图,志吞六合,气盖万夫”,可以说给了韩信很高的评价和称赞。韩信在有限的生命时光中,所得到的已经是好多人毕生心血可望不可即的功名,大丈夫死不足惜,当建功立业,韩信做到了,而且做的轰轰烈烈,惊天地泣鬼神,死何惧哉。 韩信的率直高洁 韩信为什么被杀?是因为他性格的率真和高洁,他心底无私心怀坦荡,他是君子所以坦荡做人,他是名士所以孤芳自赏,他深知一日侍君便终身为臣的道理,他恪守孔孟之道,遵从礼乐制度,坚守为人底线,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所以在屡受猜忌、饱受贬斥、被统治阶层无情打压的同时还心怀乾坤,幻想着君主念及旧功或许可保全性命的纯真思想。为此他不谙世事,是以他不懂政治,最后被老谋深算的萧何利用,成为“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的长乐宫钟室的英魂。 韩信的一生充满传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也留下了34个成语故事,流传千古闪耀后世,是以韩信虽死然并不忧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