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喜欢读《红楼梦》的人,随着作者曹雪芹的笔迹,窥探了这个外表上繁华似锦,里子已经露出败絮的钟鼎之家。跟随着文中一群贵族男女吟诗作对、听戏赏花,偶尔也会看看他们拌嘴吵架。正当我们深陷贾府之朱门酒肉臭的贵族文化中时,一个带着浓厚乡土气息,带着谦卑和谨慎的农家老妪闯进了我们的视线,她就是刘姥姥。 从乡野走进贾府的刘姥姥和板儿 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在《红楼梦》的第六回:当时女儿和女婿已经穷得过不起年,刘姥姥搜肠刮肚想起和贾府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女婿王狗儿祖上和王家连宗。碍于女儿和女婿都抹不开面子,75岁高龄的刘姥姥带着阿q精神和外孙王板儿战战兢兢地来贾府打秋风,并受到了王熙凤不冷不热的接待,带着20两银子欢天喜地回家了。 第二次进贾府,刘姥姥不是来打秋风的,而是来报恩的。她带着刚收获的时新的瓜果、野菜,也带着一片赤诚之心,还有王家代表人物–板儿,又一次踏进了贾府的大门。这一次刘姥姥非常荣幸,她受到了贾府最高统治者贾母的接待:这对刘姥姥而言是一次至关重要的外交活动,成功了可以改变一家人的命运。 刘姥姥虽然是一个乡野村妇,但是却深谙人情世故。仅仅通过短暂的交谈,刘姥姥就基本摸清了这一群贵族男女的喜好和某些方面的无知,以及他们款待自己的目的:这群生活奢靡无所事事的贵族女子(还有少女之友–贾宝玉),生活太过于平淡无趣,尤其是贾母,久在深宅大院,很希望有一个同龄人,秀一秀自己安闲尊贵的生活,晒一晒家里那些刘姥姥一辈子都没见过的珍奇异宝。既能打发自己无聊的时光,又能有个同龄人说说话,还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所以刘姥姥来的实在太好了。 于是爽朗憨厚的刘姥姥开始投其所好讲故事,唬得宝玉为故事中的美少女一直揪着心,马棚着火都顾不上,故事同样哄得贾母开怀大笑。接着刘姥姥又将计就计地在宴席上来了一段: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装傻充愣地不认识鸽子蛋,举着笨重如叉的象牙筷子,可谓丑态百出。刘姥姥是聪明的,她知道只要自己哄的贾母开心,贾府只需拔下一根寒毛,自己这次外交就成功了。 逗得贾府上下笑声一片的刘姥姥 果然刘姥姥不但收获了丰厚的物质:108两银子,各种食品、衣物、药品,整整装了一辆马车,自己和板儿也真的长了见识,开了眼界。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刘姥姥获得了王熙凤的认可,就在巧姐因为吃了块糕,着了点风突然病倒的关键时刻,刘姥姥拿出自己的丰富的人生经验,不但给巧姐儿取了个寓意深刻的名字,还向凤姐传授了很多养育孩子的经验。刘姥姥说得有理有据,凤姐听得心悦诚服。 为什么一个贵族妇女会对一个贫寒乡村老妪的话深信不疑呢?仅仅是因为王熙凤迷信吗?当然不是。刘姥姥和板儿展现出的健康活力令贾府的人艳羡 原著中刘姥姥进大观园已经75岁的高龄,难以想象这个年龄的人,第一次来贾府的时候还领着五六岁的外孙子步行了好几里地,这一点也得到了贾母的称赞和羡慕:贾母道:“老亲家,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刘姥姥忙立身答道:“我今年七十五了。”贾母向众人道:“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说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这句话用在刘姥姥和板儿的身上最贴切不过。前两次刘姥姥带着板儿进贾府,“吃”占据了二人的大部分。 第一次进贾府板儿见了王熙凤屋里的食物,就喊着要吃肉,第二次进贾府刘姥姥用“吃个母猪不抬头”来形容自己极佳的饭量。探春的住处,板儿看到金黄的大佛手以为是好吃的嚷着要吃。而黛玉戏称刘姥姥为“母蝗虫”,不是正生动的形容了刘姥姥的能吃贪吃吗?为什么刘姥姥和板儿如此健康?劳动和清淡的饮食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吧。 再看贾府老人和孩子,游大观园当天贾母和巧姐就病了,太医给开的药方就是让饮食清淡些,饿着点。再看贾府其他人:黛玉终日病恹恹的,宝玉也动不动发个癔症,宝钗自打娘胎带了热毒,凤姐气血不足,更不要说早逝的秦可卿之流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身体还不好用来形容贾府再恰当不过了。 因此刘姥姥和板儿身上展现的健康和活力,从深处打动了贾府的人,也打动了凤姐,所以她才说借一件刘姥姥的寿,因为她相信穷苦的劳动人民身体更健康活得更久。 刘姥姥给凤姐传授“育儿经验” 刘姥姥的育儿观,相比贾母也是成功的,板儿就是最好的例子 第一次进贾府,刘姥姥是带着五六岁的板走了好几里地来的贾府。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这么小就这么坚强,不能不令人称赞。 巧姐病了,刘姥姥就劝王熙凤不要养的太娇贵。凤姐儿笑道:“到底是你们有年纪的人经历的多。我这大姐儿时常肯病,也不知是个什么缘故。”刘姥姥道:“这也有的事。富贵人家养的孩子多太娇嫩,自然禁不得一些儿委屈,再他小人儿家,过于尊贵了,也禁不起。以后姑奶奶少疼他些就好了。” 刘姥姥真的是一位智者,在育儿方面一语中的:养孩子不能太娇惯,否则就会经不起一点委屈。 在板儿探春房中想去够纱帐上的蝈蝈时,面对孩子比较过分淘气的举动,刘姥姥毫不客气的给了一巴掌,以示警戒,打小就树立孩子的规则意识。因此板儿长大之后才是一位懂规矩、能顶事的好青年。 反观贾母,对宝玉除了溺爱再无其它。每次贾政询问宝玉的学业,或者因为宝玉犯错惩戒他的时候,贾母总是冲在最前面庇护宝玉。对这位心肝宝贝,贾母舍不得骂一句,打一下,也不允许别人管。这样的孩子又怎么能够培养成才呢?宝玉这块“废材”不能补天也算找到根源了。纵观贾府的其他男子:贾赦、贾政、贾琏、贾环,无不醉心于声色犬马之中,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品。 因此王熙凤心里是认可贾姥姥的育儿观的,认可这种带着乡土气息的平民文化,所以才对刘姥姥的话频频称是,又让刘姥姥给巧姐取名字。 拥有大智慧的刘姥姥 总结 很多人喜欢刘姥姥,因为她睿智、大度、懂得感恩,虽是平民的代表但是识大体明大义,令我们钦佩。刘姥姥以及他的后代板儿,在他们身上彰显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文化,这种文化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了深宅大院中贵族男女的思想。 以刘姥姥为代表的平民阶层,可能没有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有健康朴素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用这样的观念去教育下一代。他们身上的这种价值观也冲击了贵族文化,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占据了上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