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麟 兰花图 绢本设色 26.5 x 22.5 cm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我叫马麟,打娘胎起,就注定要做个画家。 
南宋嘉定元年(1208)上元夜,杭城皇宫之内华灯万盏,鼓乐齐鸣,一场隆重的夜宴正在进行。 
马远 华灯侍宴图 绢本设色 111.9 x 53.3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番宴会除了要庆祝佳节,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迎接刚从金国谈判而回的宰相史弥远。去年北伐失利后,史弥远主持与金议和,签订了“嘉定和议”。虽然和议内容堪称屈辱,但在大多数朝臣看来,能换来数年的平安也算得上喜事一件。 父亲和我也被召参加了这次宴会。忘了说,家父马远,是光、宁二朝的首席画家,我也不差,担任画院待诏已有多年。 会上,父亲奉命作画纪录这场盛宴。 他画的是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虽然宫殿之内华灯通明,但夜色之下自然会有些模糊。殿内光景只露出一角内景,宏大的场面退入大殿深处,令人浮想联翩。 
宫殿内一角 大殿之外则是载歌载舞的宫娥。曲折的梅枝将底部托起,夜宴只占据了画面下半部的一部分,更大的空间被留给了远山和留白,意境清冷幽远。 
殿外载歌载舞的宫娥 画毕,才女杨皇后高兴地题诗画上: 朝回中使传宣命,父子同班侍宴荣。 酒捧倪觞祈景福,乐闻汉殿动驩声。 宝瓶梅蕊千枝绽,玉栅华灯万盏明。 人道催诗须待雨,片云阁雨果诗成。 那晚所有人都喝得大醉,我却看到父亲很清醒。这种清醒,从他的画中我也能感受到。 
我生在一个书画世家。 高祖马贲,曾是宣和画院的元老。后来金兵攻破汴京,掳走徽钦二帝,曾祖父马兴祖带着家眷一路南逃,最终在杭州落地生根。 
(传)马兴祖 香山九老图(局部) 绢本设色 27.1 x 217.2 cm 佛利尔美术馆藏 曾祖父自小学画,见过不少前朝名迹。朝廷每每收回流散在外的名画卷轴,高宗都指定曾祖父鉴别真伪。后来,两个爷爷也进到画院任职。 父亲总说,两宋交替,多少人大起大落。我们马氏五代人受尽皇家大恩,家族命运早已朝廷命运系在一起。 
曾经的杭州繁华且安逸,父亲就曾画过这么一幅画。 
马远 踏歌图 绢本设色 192.5 x 111 cm 故宫博物院藏 阳春时节,几户农家正结伴而行。画面中的四个老农动态不一,却律动和谐,好像真是跟着山歌的节奏起舞,活泼好动的孩子跑在众人前方,正回身欣赏他们的舞姿。 
其中两个手舞足蹈的老农 画面中央是在烟云和繁茂的松树间若隐若现的仙山楼阁,暖色的朝阳洒下,直叫人分不清这是尘世,还是仙境。 
云雾中的楼阁 在绘画技法上,父亲深受李唐的启发,但在思想层面,则可见宋代理学的影响。他山水画中的人物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过客,而是一个眼观自然、心有宇宙的智者。 他深信理学家程颢说的“万物静观皆自得”,凭借观察和想象画了十二幅风情各异的水图,穷尽水的变化。 
马远 水图之洞庭风细 绢本设色 26.8 x 41.6 cm 故宫博物院藏 他构图常将取景中心偏置在画面一角,被称作“马一角”。理存在于万物中,当画面只剩一角,人物和周遭的关系被放大,山川花鸟的理,都可以被观察和体悟。比如: 初春山径旁的野花和柳枝; 
马远 山径春行图 绢本设色 27.4 x 43.1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寒冬月夜的梅花; 
马远 月下赏梅图 绢本设色 25.1 x 26.7 cm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还有飞流而下的瀑布。 
马远 高士观瀑图 宋理宗赵昀 王维诗句 绢本设色/绢本笔墨 25.1 x 25.3 cm 克利夫兰美术馆 理宗的书法在南宋一朝的皇帝里是数一数二的,亲政前几年也确实立志中兴,于是有了短暂的“端平更化”。可惜后来力主联蒙灭金,金国灭亡后,蒙古铁骑的猎物只剩南宋。而国内又有权臣贾似道专政,谎报战功、排除异己。国运如此,江山不忍看,祈祷也已是无用。 
马麟 松下高士图 绢本设色 25.1 x 26 cm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此时我才明白,就算真的走到水穷处又怎么样呢?走多远都走不出的,是那个时代。 
马麟 秉烛夜游图 绢本设色 24.8 x 25.2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脱脱《宋史》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 厉鹗《南宋院画录校释图笺》 方闻《超越再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