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想把国家送给蜀国的东吴大将 吴国在孙綝执政时期,政局一片混乱,有一个大将担心魏国人会趁机讨伐而致使东吴亡国,于是暗中写信与蜀国联系,让他们制定兼并吴国的计划。因为魏国没有动静而该计划没有实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人后来还升职了!此人是谁?蜀国人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朱然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人名叫朱绩,是吴国左大司马、右军师朱然的儿子。朱然原来姓施,他的舅舅朱治早年没有儿子,经过孙权的同意,就将朱然收为嗣子。这样一来,朱治就是朱绩的爷爷。由于父亲朱然的保举,朱绩做了郎官,后来担任建忠都尉。叔父朱才去世后,孙权让他统领叔叔的部队,跟随太常潘濬讨伐五溪。因有胆量勇力升为偏将军营下督,兼理关于盗贼方面的事务。朱然去世后,朱绩继承父业,担任平魏将军、乐乡督。第二年,魏国征南将军王昶率领部队攻打江陵城,没有获胜,便撤兵了。朱绩给奋威将军诸葛融写信说:“王昶远道赶来,十分疲劳,马匹没有食料,兵力受挫而逃跑,这是上天对我们的帮助。如今能追击他的力量太小,可以率军续接上去。我打算先追上去击溃他们,足下随后再给他们打击。这哪里是一个人的功劳呢?应当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的精神共勉。”诸葛融答应了朱绩的提议。朱绩便率领部队追击王昶到了纪南。纪南距离江陵城三十里。朱绩先战胜了王昶,诸葛融的后援部队却没有出发,因而朱绩后来失利了。孙权非常赞许朱绩的做法,而气愤地狠狠责备了诸葛融。诸葛融的哥哥大将军诸葛恪很有权势,所以诸葛融没有被免职。还是在早些时候,朱绩和诸葛恪、诸葛融就不和,到这件事发生后,双方的嫌隙就又加深了。 孙权晚年东吴国曾经发生过两宫事件,许多大臣都选边站队,鲁王孙霸也很想交结朱绩。孙霸曾经到朱绩的官署,靠近朱绩坐下,想和朱绩结下友善关系。朱绩却下地站立,推辞不接受这种礼遇。也正因为如此,朱绩没有受到这件事的牵连。 孙亮时期的建兴元年,朱绩升为镇东将军。建兴二年春天,诸葛恪进军新城,约请朱绩并力作战,然后把朱绩留下安置在半州,让诸葛融兼理朱绩的职务。到了冬天,诸葛恪和诸葛融被人杀害,朱绩又返回乐乡,授予符节。太平二年,他被任命为骠骑将军。 孙綝垄断朝政后,大臣们猜疑离心,朱绩担心吴国如果混乱,魏国就会趁机钻空子,于是暗中写信与蜀国联系,让他们制定兼并吴国的计划。蜀国派出右将军阎宇率领部队五千人,增加白帝城的守备,以等待朱绩的下一步打算。永安初年,朱绩升为上大将军、都护督,从巴丘边境到西陵都是他的辖区。元兴元年,终于担任左大司马。朱绩在五风年间宣布恢复施姓,建衡二年去世。 朱绩提出来让蜀国兼并吴国,为什么没有下文了呢?应该是三国各方面都有原因。魏国方面,已经是司马昭掌权,他要整合内部以便篡魏,还没有吞并吴国的计划,因此朱绩所说的中原趁机钻空子并没有出现。既然魏国没有动静,朱绩的担心也就可以消除,那肯定也就不会再有进一步的计划。在这种情况下,朱绩继续将国家转让给蜀国,既不符合自己的利益,也没有实施的可能,因而这个计划只能是无疾而终。从蜀汉国来说,诸葛亮以后并没有一个有眼光的战略家,所以对这种机会就不会把握住,更不会创造条件促使这种机会的形成。不管有没有形成事实,朱绩的这种做法是为人不齿的,作为大将,他应该想方设法保卫自己的国家,而不是让别的国家来兼并自己。有人会说他这种想法客观上利于国家统一,其实这是一种穿越的历史观,不符合唯物史观。三国的人都希望国家统一,这没错,但他们都希望由自己的国家统一全国,而不是靠投降来实现这种所谓的统一。三国形成后的投降者,无一例外都是为了自己的性命和利益,并无其他。就好比这个朱绩,由他恢复了原来的施姓,当他接过叔叔朱才的队伍时,为什么不说我本来姓施,不能要人老朱家的东西呢?可见,他就是恢复本性,也是借助人老朱家的风力登上青云之后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