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名人是如何看待历史学习的? 慎言行,昭法式。——《汉书·艺文志》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宋神宗 控制了过去,就控制了未来。——奥威尔《1984》 启发智能,审时度势,感动人心。——吕世浩(北京大学、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 学好历史是为了做一个更好的人。——吴军(计算机科学家) 历史史实本身就是故事。——易中天 一个国家民族没有了历史就像一个普通人活到30岁突然失忆了那般可怕,下一步迈哪条腿都不清楚。——本篇作者 现在的人们越发功利,但凡选择都是要求立竿见影,效果显著,不能带来物质效益的东西尤其是学问是被人看不起甚至是唾弃的,比如家长们让孩子选择文理,首选实用的就业面广的理科,而不问孩子兴趣在哪,学了理科是否能真正消化的了;再许多大学的历史学系纷纷缩小规模,一再减少招生人数,每年都招不够规定人数,应逼着服从专业调配的新生选择历史来读,实在是可悲;新设立的大学很少有设立历史系的,现在的大学是要赚钱的,要有经济效益的,设了历史系岂不是自寻死路? 学历史的悲哀 一旦选择了历史专业,就选择了贫穷,选择了冷板凳,本科四年加上研究生三年博士最短五年,念博士出来最年轻也三十了还得考虑去中学当老师(现今连县城的高中都不缺历史老师了,硕士学历都得当代教),当了历史老师一没外快二没补课收入,拿什么去买房买车,没有车房连对象也没法谈,实在是悲催之极。历史没有越发成为了几乎所有人得共识。历史学败给了残酷的现实。针对学历史有无用处,我想提出我的几个意见供看官们参考。 家底深厚天赋异禀的陈寅恪 一、如果你出身贫寒,没啥家学,又才智平平的,我建议你一定不要选择历史去读,一旦被调剂到此专业,可以选择比较热门的第二专业,把精力集中于第二专业,历史学只求过关,不要陷入其中,否则你会跟我一样无比痛苦。也许你会让我说说是如何痛苦,可以,历史书是非常难读的,古代史你要精通古文,世界史最起码要精通英语,要练就板凳坐穿的功夫还要守得住贫穷与疾病,十年下来,眼睛不行了,前列腺垮了,颈椎腰椎都得出问题,还没钱看病,恐怖不?投入与收益极不成比例。所以历史学是有钱人的玩物,温饱都成问题的人就不要凑热闹了,能学历史的有钱人一般都有家学渊源,家底深厚,跟他们竞争就是找死,还是功利一点微妙。如果你满足于当一名普通历史老师,安贫乐道,名师范院校历史系毕业也是没有问题的,普通大学的历史学本科生必须拿下硕士文凭才能进中学教书,就业形势会越发困难。 李工真:无用之学有大用 二、历史是有大用的,尤其是在教你选择和管理方面,慢慢地你就会体会得到。古人读史书跟今人完全不同,今人是为草草了解历史究竟发生了什么,把历史当故事读,而古人则是把史书当药书读,当开智之书来读,比如说当读到1895年7月25日日舰浪号在丰岛海面击沉了我大清向朝鲜的运兵船高升号时,便会掩卷思考接下来中日朝及他国各自会如何处理此事件,先自己设想然后再看中日朝决策的真实情况,这样来发现自己思考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达到增智的作用。总是把自己放在真实的关键的历史节点中去检验自己的智慧如何,日日如此,年年如此,你的思维广度和深度将会发生质的变化,能在所谓的真真假假的史料中做到史海钩沉、鉴别证伪,充分认识和掌握到你所处的世界运作的内在逻辑和法则,之后当你面对生活中的难题时不能说事事能做到瞬间迎刃而解,做起码遇到多大的事你的心态不会大起大落,在你的脑海中天大的国家大事早已如惊涛骇浪般冲刷过去,该如何抉择,如何用人,如何管理,这些都已经在脑海中演练过无数次,你真的可以做到运筹帷幄之中,淡然处之。 伟人都爱都历史书 古往今来,躺在智慧最深层的历史规则是不变的,导致历史事件很多都惊人的相似,只有从史书的研读中才能开启这扇智慧之门,那些英明的帝王们和大政治家都深刻懂得这个道理,他们的一举一动,每一个决策都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命运,所以必须做到精读史书,以史为鉴,只有历史会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新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毛主席对《资治通鉴》韦编三绝的原因;对于我们普通人亦然,读史书会让你认清真实的自我,会变得谦恭坦然,面临困难抉择时会多方面考虑权衡,会结合自身实际选择相应的该走的道路。我认为普通人学历史最大的功用便是教会你如何抉择和自我管理,你历史领悟的越透彻,在你的一举一动就会越发体现它的功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史学水平的提高,你会越发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话该说。 用武汉大学德国史教授李工真教授的话来说就是“学习历史,理解现在,把握未来”。 易中天 易中天教授说过“当你一旦认为学历史是有用的,就会持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去对待历史,这恰恰是对历史最大的损害!”,这是何等高明之语,但现今恰恰是更多的人认为历史无用,希望此篇文章能唤起更多同仁学习历史的兴趣,专业也好,爱好也好,希望更多有天资的人加入到振兴历史学研究的行列里来,因为我实在不想看到历史学作为国家和民族记忆之学的没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