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影响力的资讯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标题 作者
网站首页 > 文化 > 正文
清末老照片:京张铁路修筑现场,詹天佑穿官服亮相
2020-01-02 12:33:09   来源:东方头条   作者:   责任编辑:

前几天,京张高铁正式开通,令人兴奋。上一次北京与张家口之间备受瞩目的连接,还是110年前京张铁路的开通。借此时机,我们通过一组拍摄于1905-1909年的老照片,感受清朝末年这段铁路修筑及通车情形。摄影师谭锦堂。

京张铁路居庸关道岔铺设铁轨的工地。

詹天佑身着官服的半身照。

回顾京张铁路的历史,不能不提筑路总工程师詹天佑。他188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回国后在军事学校任教习,1888年起参与塘沽到天津、唐山至古冶、古冶至山海关、天津至卢沟桥、新城至易县等铁路工程的设计修筑。1905年被任命为官办京张铁路总工程师兼会办局务。后人将他誉为“中国铁路之父”。

京张铁路居庸关路轨。

1906年1月,京张铁路开始铺轨,历时4年建成通车。全长约200公里,投入资金693万两白银。开通初期时速为35公里每小时。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自筹资金建成的首条铁路,整个过程没有使用外国资金及外国工程师。

正在建设中的西拨子车站。

在京张铁路之前,清朝所有的铁路修筑,都离不了外国的技术和资金,通车后很多权益被列强攫取。因此,当1905年清廷决定独立自主修筑京张铁路的时候,引起全国轰动,朝野上下一致认为这是一条“争气路”。

青龙桥火车站。

修筑京张铁路是极其艰难的。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燕山山脉),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别说经验尚显欠缺的中国工程师,就连外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因此,当时外国人抱着嘲笑的心态看待詹天佑的筑路工程。这一点大家在小学课文《詹天佑》中都学到过。

八达岭附近的一座铁路桥。

桥上有工人检修铁路,桥下有骆驼经过,这是一幅传统与现代的对比图。

青龙桥车站上下火车同时开行场景。

青龙桥一带地形陡峭,火车爬坡难度很大,詹天佑经过精心勘测思考,设计出了著名的“人字形”铁路,用两个火车头前拉后推。如此一来,火车上山爬坡困难的问题就解决了。这张照片展示了两列火车沿“人字形”铁路分别上下山的壮观场景。

八达岭隧道北口。

“人字形”铁路设计大幅提高了火车的爬坡能力,这样就使得线路可以经过更高的海拔,从而大大缩减了八达岭隧道的长度。八达岭隧道最初设计长度为1800米,结合“人字形”结构实际施工时缩短至1091米。

京张铁路西直门火车站附近。

西直门火车站是京张铁路的第二站,起点是丰台柳村,终点是张家口火车站。

南口机器厂的机车厂房。

詹天佑还创造了另一个“第一”:第一个国有铁路工厂南口机器厂。火车在崇山峻岭中运行,很容易出现故障,于是决定在南口站附近建立厂房,便于抢修机车。1906年7月,南口机器厂建立,设有铸造、锅炉修理、模型制造等8个部分。

验收京张铁路的工作人员。

1909年10月2日,京张铁路全线通车,清廷邮传部在南口站举行了盛大的通车典礼,中外来宾达万余人。邮传部尚书徐世昌和詹天佑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货运火车通过京张铁路三堡段一段大桥。

詹天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打破了外国人对技术的垄断,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关热词搜索:官服 修筑 清末 老照片 亮相

上一篇:有心读古籍,却困于天书般的文言文?这本书带你攻克文言文难关
下一篇:“举头三尺有神明”的下半句才是经典,蕴含古人智慧的结晶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