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改革变法的倡导者主导者,很少有能得善终的。 毕竟损人利益如杀人父母,动了人家的蛋糕,当然会受报复。 尤其是古代:一旦靠山死去,改革者受到反扑清算,就是身死族灭,万劫不复。 商鞅就是这样,他推行变法,使秦国焕然一新,成为当时的强国。但是他改革旧制,无可避免的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这为他后来的惨死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338年, 秦孝公24年,秦孝公卒。 太子驷即位为惠文君。 富大龙版嬴驷 辗转求职,商鞅终入秦 商鞅出身卫国贵族,他年轻的时候就喜欢法家的理论,最终成为法家巨子。 最初的时候,他并没有来秦国。他在魏国丞相公孙痤的手下做中庶子,公叔痤痤知道他的才能,但是没有立刻推荐他。“公叔痤知其贤,未及进”,司马迁的记载意味深长。 公叔痤死前,像魏惠王推荐商鞅,魏惠王不以为意。公叔痤见魏惠王这样的态度,知道他不会重用商鞅。为了防止人才去其他国家,增长其他国家的势力,公叔痤又建议魏惠王杀了商鞅。 不能用就得杀,如此重视,足见商鞅之才。 魏惠王不打算重用商鞅,就是不相信公叔痤的话和商鞅的才能。既然不相信商鞅的才能,自然就不会杀商鞅。因此,虽然公叔痤劝商鞅速速离开,商鞅还是不慌不忙,等到公叔痤死后才离开魏国。 离开魏国之后,商鞅终于去了秦国,这个供他施展一生抱负,又最终葬送毁灭他的秦国。 商鞅入秦青山松柏,能臣遇明主 彼时的秦国,积贫积弱,谁都可以踩一脚。秦孝公即位,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 商鞅入秦,与秦孝公畅谈变法革新之道。直指旧制度的种种弊端,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欲要自强,必先变法革新。 青山松柏,渭水相对 秦孝公是一个务实且有魄力的君主,在商鞅的提议下,他下定决心,变法图强。 秦国变法,主要在四个方面:农、军、政、俗 农:开阡陌,废井田,奖励农耕,重视农桑。 无农不稳。尤其在中国古代,农业制约着国家的强盛和稳定。所以,强大邦国必须先发展农业。 军:实行军功爵制度,奖战功,激励士气。 军队是国家的屏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想要强国就一定要有足够强大的军队,而提升士气的最好方法就是给士兵利益。 政:建立郡县制,加强集权。 加强中央集权是古代历史发展趋势,也是法家专注研究的领域 俗:国内统一度量衡,实行连坐制。 统一度量衡可以增加社会效率。实行连坐制最初目的是为了加强社会治安。 秦国拥有领先诸国的政策和制度,岂有不强盛之理?变法改革,伏笔落幕曲 所有变法,所有改革,都必将受到很大的阻力。 为什么?因为改革的本质,就是重新分蛋糕。 重新分蛋糕,就一定会伤害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商鞅变法在一开始就受到了强大的阻力。 在变法的开始,嬴虔、甘龙、杜挚等人就表示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认为旧制安全无害,不值得变法。坚持旧制度,反对推行变法。 而商鞅则表示“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规则、制度,都应该按情况制定,“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没必要死守旧制。 事实时势如此,商鞅取得了辩论的胜利。 商鞅廷辨 商鞅的新法不仅旧贵族反对,连太子(后来到惠文王)也得罪了。太子触犯新法,于是商鞅处罚太子的两个师傅:公孙贾放逐陇西牧马,公子嬴虔被削去鼻子。 公子嬴虔不仅是太子的师傅,还是秦孝公的哥哥,也就是太子的伯父。太子自然不能受肉刑,但是也受到了惩罚。这下子,仇结大了。作法自毙,新法长存秦 秦孝公24年,秦孝公卒,太子嬴驷继位,史称秦惠文王。 惠文王上台之后,开始清算,公子嬴虔等人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被迫出逃。他逃到一家客店,因为没有带身份凭证主人不敢收留他。主人拒绝他说:“按照商君的法律,客人没有身份凭证,主人收留是要连坐的。”商鞅不由得感叹: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 藏匿,没有人敢收留,这是他自己立下的法度;去魏国,魏国人因为他当年算计公子卬,拒绝他入境,这是他当年为秦国打仗亲手害的人;举兵反抗,寡不敌众,秦军战斗力强,这也是新法实行的功劳。 每一条退路,都是他亲手堵死的。 法家巨子,很少有能得善终的。这里有两点原因:一是变法改革,触犯别人的利益,注定会受到反对派的报复;二来,法家的逻辑当中本来就存在着悖论和诅咒。 举个例子:商鞅被杀,新法却得以保留。这就说明,惠文王是赞同新法的。那他为什么必须杀商鞅,仅仅是因为他伯父的鼻子?恐怕功高震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吧。 那么问题来了,变法是大工程,难免有功高震主的地方(尤其是法家的变法立威的地方多,功高震主的程度更大),但是法家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加强集权。那么按照法家的观点,这个功高震主的人应该除去。 自己的矛,最终指向自己的盾。 秦孝公死去的同一年,商鞅被惠文王嬴驷处死。然而他死后,新法没被废黜,民众对新法的的敬畏刻进了骨头里。 无论如何,商鞅虽死,却可以瞑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