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影响力的资讯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标题 作者
网站首页 > 文化 > 正文
隋朝粮仓遗址,存粮时隔千年居然还能发芽,古人究竟用了什么智慧
2019-12-24 11:28:48   来源:东方头条   作者:   责任编辑:

2013年,考古人员在河南省洛阳市小李村的西侧发现了回洛仓遗址。这个隋朝时期的国家级粮仓,长度达到1000米,宽度365米,约为50个国际标准足球场的面积;内部包含700多座仓窖,据估算每个仓窖可存储多达50万斤的粮食,整个粮仓可容纳3.55亿斤粮食。当时的隋朝都城洛阳超过100万人口,如果按照每人每年食用700斤粮食的话,这个粮仓可以满足洛阳居民半年的食用,可以说有效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

据历史记载,隋炀帝杨广命令楚国公杨素作为总监工,在全国范围内招募200多万人,总计建造了一年才完成这个超级工程。

在探查隋朝粮仓的时候,专家们发现,我们隋朝的粮仓里,竟然有一些没有腐烂的粮食。怎么可能呢?既然这些粮食,存在粮仓里,应该腐烂了。经过了几千年,竟然还完好无损!专家们把它们拿出来,浇上水,晒晒阳光,发现这些粮食,还可以长出嫩叶。这完全就是现在还可以存活的种子啊!

那么这么多粮食,要长期保存,就不怕霉变、蛀虫等问题吗?这里就是隋朝工匠展现智慧的地方了。

首先,回洛仓被建在山地丘陵上,海拔高、土质干燥且深厚,不怕水淹,解决了粮食的受潮问题。另外,粮仓靠近运河,非常便于运输粮食。所以,回洛仓的选址很科学。

其次,回洛仓的建造技术非常先进。当时的工匠将粮仓的坑洞挖好后,用火烧四周的泥土,来去除坑洞里的水分,杜绝土壤里的虫卵滋生。然后,在洞壁上涂上粘性极大的青膏泥,再加上木炭、干草、木板等吸收水分的物质,彻底隔绝潮湿的泥土。这些工序使得粮仓具有非常强的防虫和防潮功能。

再次,在粮仓的入口处栽上小树苗,根据小树苗的生长情况来判断粮仓内部的潮湿度。

最后,安排一些善于管理粮仓的人员精心打理,防止火灾的发生。

一个具备防潮、防虫、防火的超级粮仓就开始运作了。

如果拿这个粮仓的建造技术和现代技术比较,是否会逊色很多呢?

其实,数千年以来,影响粮食保存的因素始终没有改变,就是温湿度、防火、防虫。

现代的粮食存储,常采用20度以下的准低温储藏、低剂量熏蒸、气调、电子测温测水测湿、互联网监测摄像等技术,这些技术已经达到智能化、自动化,但其核心都是围绕着温湿度、防火、防虫。

现代粮仓

所以,从粮食保存的核心要素来看,隋朝和现在的存储技术并没有本质的差别,甚至可以说隋朝的技术毫不逊色现代

相关热词搜索:存粮 隋朝 还能 粮仓 用了

上一篇:文景之治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下一篇:从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看西南与中原的关系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