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佛塑像建造雪窦山高369米的山坡上,整体为500多吨青铜打造而成,高33米,耗资近5亿元,是目前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弥勒佛塑像,弥勒佛坐北朝南,手提布袋,面目慈祥,栩栩如生。 站在雪窦寺的每一个地方,都会看到弥勒大佛,可以说是处处有佛,佛在处处。 今称佛教第五大名山,也是弥勒道场。雪窦寺的弥勒大佛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坐姿弥勒佛 雪窦山弥勒大佛坐北朝南,为铜质坐姿,左手提布袋,右手握佛珠,慈眉善目,笑容可掬,袒胸露腹。大佛居高临下,与整个岩体连成一体,扎实坚固,稳如磐石,宏伟壮观,气势非凡,宝相庄重,做工精美,栩栩如生。你可以步行至大佛底下,坐电梯上去抱佛脚。 雪窦山 位于宁波奉化的溪口镇西北 这里海拨800米 是四明山支脉的最高峰 距离上海车程250公里左右 弥勒道场的由来 在唐末至五代后梁时期 奉化有一僧人名叫契此 居无常所,语默无常 大腹便便却又笑口常开 但却能示人吉凶、预知天气晴雨 他常常背着一个布袋 故而人称布袋和尚 虽然常有看似疯颠之举 但细细想来却别有真意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布袋和尚 据记载,后梁贞明三年三月三日 他在圆寂时自述一首谢世偈 “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 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布袋和尚圆寂后即供奉于奉化 其墓塔旁建有佛塔亭 此后,关于布袋和尚即为 弥勒菩萨化身的说法便广为流传 西晋时期梵僧和译经师们带来了 不少与弥勒菩萨相关的经典 在隋唐时期的佛教徒中拥有极高人气 例如著名的玄奘法师西行求法的初衷 就为这部与弥勒有关的《瑜伽师地论》 他在圆寂时也发愿往生兜率内院 追随和侍奉弥勒菩萨 未来佛 现在的雪窦山有一尊露天的弥勒大佛 以布袋和尚的形象所塑造 左手提布袋,右手握佛珠 大腹便便,面容欢喜 正应了那句 大肚能容 容天下难容之事 坐姿佛像净高33米 应合布袋和尚三月初三圆寂成道 以及弥勒菩萨在三十三天兜率内院 加上莲花座和基座 总体高度达到56.74米 每年都有无数人 怀着对弥勒菩萨的虔诚来朝圣 带着自己的善愿在这里礼拜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就有弥勒 但先于佛陀入灭,佛陀为他授记 此次离开世间后将上生兜率内院 在那里与诸天护法演说佛法 直到佛陀入灭后的56亿7千万年后 弥勒菩萨将自兜率内院下生人间 出家、学道、成佛、说法 其经历将如同释迦牟尼佛一般 所以弥勒菩萨也被尊称为“未来佛” 又因布袋和尚总是乐呵呵的欢喜模样 在民间也被广泛称为“欢喜佛” 注:目前弥勒仍在兜率内院,仍是菩萨尚未正式成佛 宋仁宗的梦境 “四面青山,山山朝古刹 涧绕寺走,处处可听泉” 这说的就是雪窦山和雪窦寺了 位于山心的雪窦寺 创于晋、兴于唐、盛于宋 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周围“九峰环抱”、寺前“双流效奇” 宋代是雪窦寺的巅峰时期 那时还留下了一桩典故 一日宋仁宗赵祯梦见一处山林美景 皇帝醒后依然念念不忘 派人将天下名山都画下来进呈给他 当他看到画里的雪窦山时 山峰清泉、伽蓝殿宇是那样相似 就认定雪窦山就是所梦中所游之地 宋仁宗不仅派人赐予雪窦寺 沉香木雕山、龙茶等物 还禁止上山采樵、保护山林 后来南宋的宋理宗赵昀为纪念此事 亲手写下“应梦名山”四字送到雪窦山 雪窦寺住持将此字勒于石碑置于亭中 在历史的变迁中亭子屡经毁建 所幸这块题字石碑还保存完好 这就是雪窦山的一处古迹“御书亭” 雪窦寺之所以获得宋朝皇室的重视 更重要的原因还是这里高僧频出 在雪窦寺的历代住持和高僧中 倡导禅净双修的延寿大师 在雪窦寺讲法九年 并写出了一百卷的《宗镜录》 智鉴禅师、无准师范禅师 对佛教东传日本也起到重要作用 而北宋重显禅师 更是造就了佛教史上著名的“云门中兴” 住持雪窦寺31年,宗风大振、衲子争集 太虚大师与雪窦山 民国时期的太虚大师也与这里 有着一段特殊的因缘 太虚大师不是闭门禅修的僧人 在那个争战不息、民生凋敝的年代 他一直为中国佛教改革、复兴而奔走 奉化溪口文昌阁 1927年9月第一次下野的蒋介石 邀请太虚大师来奉化溪口文昌阁讲法 太虚大师不仅讲解了《心经》大意 还写了首归隐诗赠给蒋介石予以劝慰 1932年10月8日农历重阳节 太虚大师正式出任雪窦寺方丈 其后数年里多次开坛讲经 包括《弥勒上生经》 《地藏菩萨本愿经》等 1937年1月至11月 西安事变后的张学良被幽禁于雪窦山 当时他还可随时进入近在咫尺的雪窦寺 于是也常入寺向太虚大师学佛问禅 偶尔竹筏泛溪、同游雪窦美景 他们有着共同的政治见解——团结抗日 但是太虚大师的心始终还是 系在中国佛教的改革和复兴上 投入在僧才培养教育体系的建立中 1946年5月太虚大师辞去方丈一职 则弟子大醒法师继任雪窦寺方丈 失而复得的塔碑 然而1947年3月17日 太虚大师突发旧疾 在上海玉佛禅寺直指轩圆寂 太虚大师圆寂于上海玉佛禅寺直指轩 荼毗典礼后得舍利三百余颗 部分舍利灵骨就在雪窦山入塔供奉 现在的雪窦山中 就有一座太虚塔院 其中包括一间太虚大师纪念堂 以及太虚大师舍利塔 塔身由白石砌成 正面嵌入一块黑色石碑 上刻“太虚大师之塔”六个隶书大字 关于此碑,还有一个失而复得的故事 太虚灵塔在十年动乱期间被破坏 这块石碑也不知去向 当2004年太虚塔院复建时 已经另行设计制作石碑 但就在此时 一家公司维修山中的隐潭水库时 突然发现了隐在水中的太虚塔碑 这块失踪四十年的塔碑 不早不晚就在此时失而复得 不可思议之事不只一件 为重建塔墓 雪窦寺从香港请回太虚大师两颗舍利 就在回到雪窦山的一夜之间 周围竟然又长出了四颗 太虚大师与雪窦山的因缘确实不可思议 雪窦山佛光普照,与会大众共同沐浴着太平盛世的智慧甘露。 形态各异的彩塑弥勒 表示“弥勒千百亿化身” 再加上中间供奉的 和蔼可亲、笑口常开的弥勒圣像 共有1000尊弥勒汇聚于此 这在全国的道场中是绝无仅有的 鼎盛于两宋的雪窦寺距今已经有一千年了,南宋被敕为"五山十刹"之一,明代列入"天下禅宗十刹五院"之一,民国一度跻身"五大佛教名山"之一。雪窦寺规模宏大,梵宫深邃,占地面积为85847.4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19873.4平方米。依中轴线自外而进,依次为山门、放生池、照壁、天王殿、弥勒殿、大雄宝殿、乳峰泉、法堂,依山而筑,层层递高。 雪窦寺新寺庙和古寺相连,黄色的就是古寺了,步入古寺处处都透露着古朴的气质。看每一根立柱都是镂空的雕花,美的无法形容。 寺前有古银杏2棵,每一棵都有一千年以上,寺后有张学良将军在被囚中植楠木2株,至今尤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