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影响力的资讯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标题 作者
网站首页 > 文化 > 正文
公子扶苏如果不死,秦朝还会二世而亡吗?
2019-12-16 17:11:27   来源:东方头条   作者:   责任编辑:

开创帝国时代之先河,秦朝如霹雳般横空出世,震撼寰宇;又如闪电般转瞬即逝,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人庆幸,有人惋惜。庆幸者庆幸秦朝之暴虐终于过去,惋惜者惋惜强大又有法治传统的秦朝未能持续。秦朝二世而亡,人们纷纷把败亡的罪责记在了秦二世胡亥的头上。更有喜欢秦朝的人们遐想,如果大公子扶苏不被赵高与胡亥伪造诏书害死,最终能够承继大统,秦朝还会不会二世而亡呢?

这是一个假设。当然历史不容假设,所有发生的事情都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但如果非要假设的话,笔者个人观点,若公子扶苏不死,秦朝不会二世而亡。

要想做出判断,必须回答两个问题:第一、秦朝因何而亡?第二、扶苏上台之后,是否能够解决导致秦朝灭亡的诸多问题?

那么秦朝因何而亡呢?

直接原因,在外农民起义,豪强并起,在内胡亥昏聩,赵高弄权。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天下豪杰并起,项羽刘邦最终称雄。秦朝最后的名将章邯虽连破义军,终因赵高嫉贤妒能,被逼投降项羽,致使秦之栋梁尽失,秦焉能不灭?

深层原因,汉初两位有名的辩士,陆贾与郦食其说得最清楚。陆贾认为秦亡之原因是举措太众,刑罚太极。郦食其则认为秦朝灭亡是因为不能很好地安置六国贵族,最终导致六国贵族尽皆反叛。此二人所说的三个原因,道尽了秦朝灭亡的深层次原因。

建驰道,修长城,击匈奴,征百越,秦朝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做了百年之事功,耗尽天下民力,致使社会矛盾激化,民怨沸腾。此为举措太众。面对激化的矛盾和沸腾的民怨,秦朝不是想办法缓和矛盾,而是一味地自恃王法之威力,不断地加大刑罚的力度,试图以严刑峻法恐吓民众。须知有一句名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就如陈胜在大泽乡起义时说的那样:“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怎么都是死,专注杀伐的严刑峻法又怎能吓住百姓呢?此为刑罚太极。

秦灭六国之后,对六国贵族的处置办法是“侵伐社稷,使无立锥之地”。秦在关中之时,早已取消分封,设立郡县。但因秦自商鞅变法之后至兼并天下之时,秦法施行,已历百余年,秦地的贵族早已习惯了没有分封,郡县直管的体制。秦国的豪强致富的手段,不是靠军功赢取田亩,就是靠金钱购买田宅,早已不去想靠封王封侯世袭土地。六国的贵族则不同,他们习惯了几百年的世袭封地和衣食无忧的生活,突然间被剥夺了封地,失去了往日的尊贵,当然极不适应,所以纷纷寻找机会推翻秦朝。这就是不能很好地安置六国贵族。

以上是秦朝灭亡的一个直接原因和三个深层次原因。下面我们依次分析如果扶苏不死,是否能够成功解决这些问题。先看直接原因,正如赵高评价公子扶苏那样,公子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如果扶苏上台,一定会任人唯贤,赵高之流肯定没有机会进入庙堂。蒙恬、蒙毅、王贲、章邯等秦朝忠勇之将内外一心,又焉能有刘邦项羽的机会呢?

再看深层次原因,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扶苏生前曾多次向父皇直谏,劝说秦始皇爱惜民力,减轻刑罚。可以想见,如果扶苏能够即位,一定会改变秦始皇的政策,与民休息,减轻刑罚。阶级矛盾肯定能够得到极大的缓和,人民对秦朝的怨恨一定会减少很多。农民起义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秦朝灭亡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大大减少。

也许有人会说,扶苏上台,只会减轻刑罚,不可能废除秦法,所以秦朝还是不可避免地会灭亡。这其实是无稽之谈。秦朝的灭亡不在于有无秦法。事实上,汉承秦制,虽然刘邦入关之后曾头脑一热,宣称除了杀人、伤人和偷盗这三项罪,其它的秦法一律废除,但是时间一长,刘邦自己也发现,所谓约法三章,废除秦法,是多么荒唐的决定。于是刘邦委托萧何重新制定汉律,后来又逐渐增加条款,是为《九章律》。据现代出土文物“睡虎地秦简”考证,所谓汉律基本上完整地沿用了秦法。由此可见,秦法并非秦亡之因。如果扶苏上台,只需要适当减轻秦法刑罚的力度和广度,就会很容易缓和社会矛盾。

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扶苏都能轻松应对,现在只剩下如何处理六国贵族的归属问题了。这倒是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是个难题。因为郡县制是大势所趋,不可能为了安抚六国贵族,重新进行分封,那样秦并天下也就没有了意义。可是不分封又如何能够让习惯了世袭权力,养尊处优了几百年的六国贵族安分守己呢?我们看刘邦的做法就很聪明。刘邦的做法是封侯,不封王,当然他开始也封了些异姓王,但是后来都被他用各种办法铲除了。而汉初所谓封侯,实际上就是要把猛虎养成肥猪。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汉初的封侯,只给食邑,不给治权,更不给军权。让这些从前的豪强,只可以在京城肥吃肥喝,甚至连自己的封地没有皇帝的允许都不能擅自光临,这样他们就全都没有了反叛的资本,最终都被养成了只会享乐的肥猪。这时,那些曾经的猛虎就只能任人宰割了。刘邦的办法确实杀人于无形,太高了。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扶苏能够想到并实施如此高明的处置六国贵族的办法吗?笔者个人认为,扶苏还是能够做到的。因为扶苏为人“信人而奋士”,即使扶苏自己想不到那么周全,贤臣之中高人可有的是,肯定能想到类似的办法,扶苏也必定从谏如流。这样,很好地解决六国贵族的处置问题就应该不是什么无法完成的任务。

综上所述,假使扶苏不死,他一定会革除其父皇留下的弊政,缓和整个社会的矛盾,即使有人造反也可以轻松应对,虽然不至于万万世,但大秦至少不会二世而亡。#秦朝#扶苏#赵高

要想做出判断,必须回答两个问题:第一、秦朝因何而亡?第二、扶苏上台之后,是否能够解决导致秦朝灭亡的诸多问题?

那么秦朝因何而亡呢?

直接原因,在外农民起义,豪强并起,在内胡亥昏聩,赵高弄权。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天下豪杰并起,项羽刘邦最终称雄。秦朝最后的名将章邯虽连破义军,终因赵高嫉贤妒能,被逼投降项羽,致使秦之栋梁尽失,秦焉能不灭?

深层原因,汉初两位有名的辩士,陆贾与郦食其说得最清楚。陆贾认为秦亡之原因是举措太众,刑罚太极。郦食其则认为秦朝灭亡是因为不能很好地安置六国贵族,最终导致六国贵族尽皆反叛。此二人所说的三个原因,道尽了秦朝灭亡的深层次原因。

建驰道,修长城,击匈奴,征百越,秦朝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做了百年之事功,耗尽天下民力,致使社会矛盾激化,民怨沸腾。此为举措太众。面对激化的矛盾和沸腾的民怨,秦朝不是想办法缓和矛盾,而是一味地自恃王法之威力,不断地加大刑罚的力度,试图以严刑峻法恐吓民众。须知有一句名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就如陈胜在大泽乡起义时说的那样:“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怎么都是死,专注杀伐的严刑峻法又怎能吓住百姓呢?此为刑罚太极。

秦灭六国之后,对六国贵族的处置办法是“侵伐社稷,使无立锥之地”。秦在关中之时,早已取消分封,设立郡县。但因秦自商鞅变法之后至兼并天下之时,秦法施行,已历百余年,秦地的贵族早已习惯了没有分封,郡县直管的体制。秦国的豪强致富的手段,不是靠军功赢取田亩,就是靠金钱购买田宅,早已不去想靠封王封侯世袭土地。六国的贵族则不同,他们习惯了几百年的世袭封地和衣食无忧的生活,突然间被剥夺了封地,失去了往日的尊贵,当然极不适应,所以纷纷寻找机会推翻秦朝。这就是不能很好地安置六国贵族。

以上是秦朝灭亡的一个直接原因和三个深层次原因。下面我们依次分析如果扶苏不死,是否能够成功解决这些问题。先看直接原因,正如赵高评价公子扶苏那样,公子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如果扶苏上台,一定会任人唯贤,赵高之流肯定没有机会进入庙堂。蒙恬、蒙毅、王贲、章邯等秦朝忠勇之将内外一心,又焉能有刘邦项羽的机会呢?

再看深层次原因,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扶苏生前曾多次向父皇直谏,劝说秦始皇爱惜民力,减轻刑罚。可以想见,如果扶苏能够即位,一定会改变秦始皇的政策,与民休息,减轻刑罚。阶级矛盾肯定能够得到极大的缓和,人民对秦朝的怨恨一定会减少很多。农民起义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秦朝灭亡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大大减少。

也许有人会说,扶苏上台,只会减轻刑罚,不可能废除秦法,所以秦朝还是不可避免地会灭亡。这其实是无稽之谈。秦朝的灭亡不在于有无秦法。事实上,汉承秦制,虽然刘邦入关之后曾头脑一热,宣称除了杀人、伤人和偷盗这三项罪,其它的秦法一律废除,但是时间一长,刘邦自己也发现,所谓约法三章,废除秦法,是多么荒唐的决定。于是刘邦委托萧何重新制定汉律,后来又逐渐增加条款,是为《九章律》。据现代出土文物“睡虎地秦简”考证,所谓汉律基本上完整地沿用了秦法。由此可见,秦法并非秦亡之因。如果扶苏上台,只需要适当减轻秦法刑罚的力度和广度,就会很容易缓和社会矛盾。

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扶苏都能轻松应对,现在只剩下如何处理六国贵族的归属问题了。这倒是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是个难题。因为郡县制是大势所趋,不可能为了安抚六国贵族,重新进行分封,那样秦并天下也就没有了意义。可是不分封又如何能够让习惯了世袭权力,养尊处优了几百年的六国贵族安分守己呢?我们看刘邦的做法就很聪明。刘邦的做法是封侯,不封王,当然他开始也封了些异姓王,但是后来都被他用各种办法铲除了。而汉初所谓封侯,实际上就是要把猛虎养成肥猪。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汉初的封侯,只给食邑,不给治权,更不给军权。让这些从前的豪强,只可以在京城肥吃肥喝,甚至连自己的封地没有皇帝的允许都不能擅自光临,这样他们就全都没有了反叛的资本,最终都被养成了只会享乐的肥猪。这时,那些曾经的猛虎就只能任人宰割了。刘邦的办法确实杀人于无形,太高了。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扶苏能够想到并实施如此高明的处置六国贵族的办法吗?笔者个人认为,扶苏还是能够做到的。因为扶苏为人“信人而奋士”,即使扶苏自己想不到那么周全,贤臣之中高人可有的是,肯定能想到类似的办法,扶苏也必定从谏如流。这样,很好地解决六国贵族的处置问题就应该不是什么无法完成的任务。

综上所述,假使扶苏不死,他一定会革除其父皇留下的弊政,缓和整个社会的矛盾,即使有人造反也可以轻松应对,虽然不至于万万世,但大秦至少不会二世而亡。

相关热词搜索:秦朝 还会 不死 二世 公子

上一篇:刘邦当初为何要杀功臣?若不杀,会有什么后果?
下一篇:六耳猕猴手中金箍棒原来叫这个名字,难怪连观音都查不到来源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