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影响力的资讯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标题 作者
网站首页 > 文化 > 正文
《林则徐》导演王筱頔:写意风格诠释历史大戏
2019-12-16 12:44:51   来源:东方头条   作者:   责任编辑:

【环球网文化报道 记者 张嘉玉】国家大剧院与广州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制作原创话剧《林则徐》将于12月14日至22日迎来首演亮相。12月2日下午,剧组邀请媒体走进排练厅现场进行探班活动,透过林则徐的人生际遇和精神世界,回望1840年那个风起云涌的特殊年代。在当天的探班活动中,导演王筱頔介绍了本剧的排演进程与情况,“《林则徐》剧组从10月21日正式建组,我们经过围读剧本和每日紧锣密鼓的排练,已经基本完成了第一轮的粗拍,接下来我们请赵季平老师专门作曲的音乐、黄豆豆老师编导的舞蹈也将加入其中,共同汇成一部写意风格的历史题材大戏《林则徐》。”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主演濮存昕十分欣赏导演对文学材料提炼和把握的能力,“在排练场,她的讲述能够帮助演员诠释角色。”

环球网文化:话剧《林则徐》的创作理念是怎样的?

王筱頔:《林则徐》的创作重点是试图解剖国家民族在经历一场异乎寻常的、亘古未有的命运巨变当中,不同个性的人,不同精神特质的人,为君者,为臣者,为民者,在这样的境遇面前的心理变化、认识发展和他们的精神特质;在冲突中着力展现孱弱与力量的对比、伟大与渺小的对比,怯懦与勇气的对比,从而揭示出主人公林则徐这位民族英雄独特的精神世界。

戏剧的主要矛盾是闭关锁国孱弱的清王朝与国家民族尊严建造之间的矛盾,最高任务和贯穿动作就是在满目疮痍中建造尊严。

林则徐对中华民族最大的贡献、最有价值的贡献就是开眼看世界,他的最大的不俗就是在国家遭遇衰败屈辱之时、个人的政治抱负遭遇挫折之际、最可能失意消沉的时候,选择了忠于自己的民族,并且发现了民族图强的生机——师夷长技以制夷——所以戏剧的结尾即定为全剧的高潮。

环球网文化:话剧《林则徐》采用写意的方式诠释一出历史大戏,这在舞台上是如何表现的?

王筱頔:戏剧的空间原则是心理空间,这个原则规定了戏的舞台调度语汇,是根据人物心理的变化发展而进行的。

鸦片战争在中国历史上,是国家民族命运重要的转折点,它既是中华民族屈辱史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求索图强建造尊严的开始。《林则徐》展现的是能够左右国家民族命运的人物之间的冲突,所有的人都将站在中华版图上完成戏剧动作——个人选择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关系成为这个戏形象的切入点。在这样空间形象的制约下,许多过于写实的单纯推动情节发展的戏剧线索和冲突以及与之关联的人物便要舍弃,留出笔墨在主要人物的选择以及思想认识的变化发展上做文章。

整个戏剧的氛围是在迷雾中寻找生机,包括灯光、多媒体的创作也是传递了这样一种像被蒙蔽着裹足蹒跚地极力寻找方向与出口的氛围,特别是多媒体的表现,所有的形象都是在迷雾中逐渐推进的感觉。

环球网文化:您如何看待剧中主角林则徐的人物形象?

王筱頔:这位数百年才出一个的林则徐乃非常之人,乃不俗之人,于芸芸众生之中对比出的不俗的才能、不俗的思维见解、不俗的忠诚、甚至不俗的无私等等,共同构成他不俗的、高洁的人格魅力。他的这些精神特质就是在闭关锁国孱弱的清王朝和国家民族尊严的戏剧矛盾冲突中,得以凸显的。这所有的“不俗”存在于现实、存在于俗世当中,“不俗”存在于俗世的矛盾是主要冲突,这“不俗”与“俗”之间的冲突、对比、较量,贯穿于戏剧始终。

凡存在都合理,俗世间的一切人和事都有它合理的存在因素,我们的注意力不在于评判俗世的是非对错,因为无论何时,无论对错,它们总是在那里,甚至经常是冷酷的在那里!我们的注意力在于:这“不俗”是怎样的存在于俗世的,这看上去极其自然合理的俗世,林则徐如何在这闭塞的俗世的桎梏中寻找精神独立意志的安身立命之所,我想这也许是他贯穿的戏剧动作。这个冲突有时是针锋相对、剑拔弩张的,有时是痛苦寂寞的,有时是一笑了之的……在冲突中表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激情,同时也应表现“有可为而不为”的理性。有些瞬间制造激情,是为了刻画理性……在俗世的对比之下,显露出“不俗”的悲剧精神和人文力量!因此林则徐内心常常是伴随着寂寞感的,我们在创作中要极力寻找到林则徐内心寂寞的瞬间,加以表现。

相关热词搜索:大戏 写意 诠释 林则徐 导演

上一篇:三驾马车:究竟是三辆车还是一辆车
下一篇:肖战躬身致意彬彬有礼 举手投足温润儒雅似贵公子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