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影响力的资讯网站
欢迎投稿本网站
标题 作者
网站首页 > 文化 > 正文
孔子的后人都在吃什么?——从孔府宴看中国古代贵族饮食文化
2019-11-21 18:03:14   来源:东方头条   作者:   责任编辑:

衍圣公府的饮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贵族文化的缩影和“活化石”。中国古代贵族阶级多为达官贵族组成,比起粗茶淡饭的平民阶级,他们的日常饮食可以说是天天过节了,府中不但奴婢成群,厨师队伍也训练有素,有着独特的架构和不同的分工。有人甚至说他们“灶上烹天煮海、席间布列千珍”。

曹丕在《与群臣论被服书》中说:“五世长者知饮食”,是说真正懂饮食,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和阅历,而(在古代)有这条件的,需要连续五代有富贵的家庭。历经了2000多年的衍圣公府,正是这样一个家庭。

孔子本人对于吃,有着不少讲究,譬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或者“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这些,不过他在世时,他的学说尚未被采用,也没有圣人之环。反而是孔子离世后,他的学说和思想逐渐被历代认定,子孙后代享受了不少恩惠。“衍圣公”是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这一封号被代代世袭,孔府也成了显赫的府第。孔府的厨师队伍

孔府的厨师分为三班,除了春节和祭祀外,其他时候每班干十天,轮班倒。

每一班厨师里,厨房里的哪件事由谁做——细到蒸馒头、发豆芽、做咸菜等等,大家的分工都很明确。三班内的厨师也叫“内厨”,多是几代、十几代在孔府厨房工作,各种烹饪技法也都是爷爷传爸爸、爸爸传儿子、儿子传孙子,一脉相承。与内厨相应,还有一种叫“外厨”,外厨一般在大型宴席即将开始,府内人手不够的时候,由各个班的班头统一招募而来,是宴席的“临时工”。

外厨通常工期短、报酬丰厚,来孔府帮厨的厨师们毫不惜力拿出浑身解数,每次大型宴席上,外厨和内厨都仿佛展开一场烹饪大赛似的,纷纷使出绝技。

内厨一代代将上一辈的经验和技艺流传继承,外厨的短暂加入又为厨房提供了一些新鲜的血液,时间久了,孔府的宴菜在沿袭传统的大基调下,也增加了不少天南海北的新味道。三种宴席

衍圣公府和历代的上至皇帝、下到政要官员们,始终来往密切,在孔府内,大大小小各种宴席几乎不断。府内常见的宴席有三类,祭祀宴,延宾宴和府宴。

祭祀宴的名目繁多,活动频繁,每年超过七八十次,祭祀宴上,多数都是“大摆席数百桌”。

儒学在西汉时期确立地位后,曲阜孔庙、孔林以及衍圣公府,成为了社会名流争相前往的去处。这致使了延宾宴的大规模产生。延宾宴上高朋满座,门庭若市。若是来了显贵宾客,则用“燕菜席”,对于上等宾客,则摆出“鱼翅席”,来的若是普通宾客,按照最高规格可以用到“海参席”。

而第三种“府宴”,可能是寿宴、婚宴、节庆等多种名目。府宴同样恢弘盛大,在第七十七代衍圣公孔德成先生的婚宴上,宴会根据来宾身份,分了上中下三种席面,三厨分制,内厨一次十五桌,外厨一次开一百桌,宴席从上午开到午夜,都没有结束。孔府宴的名菜

孔府的菜肴有着自己独特的体系和制法,称为“孔府菜”。

乾隆三十七年时,御赐了衍圣公府一套“礼食银质全席食器”,全套404件餐具,可供196道菜品。这套餐具用于进行“圣府满汉宴”,因此也被后人叫做“满汉全席之御赠餐具”。

这套餐具不仅用料讲究、外观华丽,其中也藏了不少精巧的小心思,譬如用于盛菜的器具通常为上下两层,上面放菜,下面可以根据不同的天气,放入热水或冰块用以保持食材的温度。

目前有所流传的特色菜品,包括带子上朝、御带虾仁、怀抱鲤、神仙鸭子、一品豆腐、寿字鸭羹、孔府一品锅等。在稳定中成长

衍圣公这一名号世袭而下,历经2000多年,衍圣公府经久不衰,其家庭生活和菜色制作都有着超乎时代的稳定。

在这些年中,天子数度易主,宫廷风味大起大落,而庙堂中又对饮食限制颇多,孔府既远离宫廷,又不受庙堂拘束,始终沿袭着自己的风格,在稳定中发展。同时,不断吸收南北新食材、新做法,博取百家之长,孔府菜已经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私家菜风格,2015年时已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热词搜索:孔子 孔府 都在 吃什么 后人

上一篇:历史上真的有爱美人不爱江山的帝王?他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
下一篇:杨修司马懿都奇策善谋,最后杨修被杀,为何司马懿安然无恙?

分享到:
0
最新资讯
本月排行